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时代的跨省追捕案,最高领导曹操亲自作出批示

后汉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薛夏的天水人(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一带),这个人年轻时是个“学霸”,学习很好,很有才华。但是,这个人出身卑微,是个草根。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制度,那时候选拔人才的办法是一种叫“举孝廉”的法子,又称“察举制”,就是由当地有名望的士绅望族推荐,只有获得推荐的人才能进入仕途。汉朝前任ceo皇帝们发明这项制度是为了保证底层精英能够顺利向上层流动,但是,这个出发点很好的制度到后来却变质了。

举荐人才成了官吏和门阀垄断的专利,平民寒门要想升迁,唯有巴结这些名门望族,否则几乎没有升迁的机会。

我们的薛夏同学就遇到了这种问题。

当时天水有“四大家族”,姜、阎、任、赵,这四大家族相互联姻,垄断了天水当地的实际管理权,可以说是“土皇帝”,在当地为所欲为。

偏偏薛夏同学刚正不阿,不愿与四大家族同流合污,他不愿跪,非要“站着把钱挣了。”于是,四大家族便合谋要弄死薛夏。

薛夏听说后,逃离了家乡,跑到了中原。

原本以为没事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你在天水说了算,我跑到中原你们总没有权力抓我了吧?

嘿嘿,薛夏同学太天真了。人家四大家族既然能在天水称王称霸,外地的豪门贵族难道就不认识几个人?

果然,四大家族打听到了薛夏的消息,“跨省追捕”,在颍川(今河南许昌附近)将薛夏拘留,并要扭送回天水发落。

颍川当地执法部门也配合四大家族的行动,薛夏在劫难逃。

就在薛夏即将被带走的时候,统治北方的大老板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巧的是,曹操见过薛夏,而且很欣赏他的才华。

于是当时最高领导亲自批示,向颍川执法部门下达红头文件:“薛夏无罪,天水那几个小子无非是想整死薛夏,命令,赶快放人。”

就这样,薛夏有惊无险,被无罪释放。

后来曹操任命薛夏担任军谋掾(军队参谋之类的官职),魏文帝曹丕建立魏朝,任命他做秘书丞(约五品,相当于现在厅级干部,不过是京官,直接与ceo皇帝接触)。

薛夏为官清廉,被世人称颂,就连当时的大军区司令,国防部副部长曹休都很敬重他。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