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夜晚里是没有路灯,在马路留宿或者森林探险的人,都要靠这个点火神器,那就是——火折子。这是一个神器的东西,因为把火折子拿出来,吹几下就可以看到燃烧的火焰,可以当做打火机点火。用完吹灭它放进盒子里,等到下一次拿出来吹几下就可以继续点火。难道古代火折子一直没灭?你们知道火折子的原理是什么吗?
其实,古代真正的火折子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火苗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就象灰烬中的余火 ,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需要点火时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复燃。
由于火折子便于携带,而且随吹随用,因此也就成了古代最为便捷的移动照明设备,而且比灯笼火把这些招摇过市的玩意儿还隐秘很多,所以,它也就成了月黑风高夜、人人促和谐的必备点火神器!
比较高级的火折子制作方法是以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晚间燃之似无火放在竹筒里,用时取出一晃即燃。
但是一般的火折子的纸只是普通未打孔的纸钱或草纸。制作时把纸裁成比竹筒还长的长度来剪下来,在卷起来,松紧度适中,卷成于竹筒内般粗大小,最后插进竹筒里。然后点燃,并盖住通风的盖子。到需要用时,把盖子拔掉,然后对着火折子轻轻吹即燃。
火折子的原理在物理学上叫“复燃”,指的是已经在燃烧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从新获得氧气后立即开始燃烧的现象。 火折子就是用易燃的草纸人为的加个外筒,造成缺氧环境,让明火变成火星。然后打开盖子,火星从新获得足够氧气,开始从新燃烧。
火折子的原理在物理学上叫“复燃”,指的是已经在燃烧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从新获得氧气后立即开始燃烧的现象。火折子就是用易燃的草纸人为的加个外筒,造成缺氧环境,让明火变成火星。然后打开盖子,火星从新获得足够氧气,开始从新燃烧。通过控制氧气的浓度,进而控制燃烧程度。直到今天,这一技术仍然被广泛应用在蜂窝煤、冶金等领域;仍然在发光发热造福于人。
以上就是火折子的原理,答案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火折子的制作简单,大家都可以动手做一下。不过用完的火折子要彻底熄灭它,不然造成火灾就是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