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王公大臣中,有两人名留史册,得到后世的认可,他们就是曾国藩和左宗棠。一文一武,他们两个是性情完全不一样的人。曾国藩是理学家,处事圆滑,深谙官场运作模式;左宗棠有武将性格,好爽率直,是宁折不弯的脾气。
两个人的才华和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刚开始关系也不错。左宗棠进入朝廷就是曾国藩推荐的,左宗棠屡建奇功,曾国藩多次上折褒奖,对左宗棠的晋升帮助很大。左宗棠在军事上对曾国藩也有助益。
他们两个是从什么时候闹翻的呢?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攻破南京之后,曾国藩本以为洪秀全之子洪福瑱死在乱军之中,就上报朝廷,说江南肃清了,叛军首领都死了。可是没过多久,洪福瑱就带领太平军残部在湖州出现了。左宗棠上报朝廷,说曾国藩欺君罔上。曾国藩认为左宗棠邀功请赏,故意夸大其词。再加上小人故意挑拨,从此两个人就越加反目了。
“我平生最讲求的就是‘诚信’二字,他居然骂我欺君,我还能不耿耿于怀!”曾国藩晚年的时候对这件事还是耿耿于怀。但是,对于左宗棠的人品和能力,曾国藩还是肯定的。“当今西陲的重任,倘若左君一旦卸肩,不仅我难以为继,就算是起胡文忠于九原,恐怕也接不起这副担子。你说是朝端无两,我认为是天下第一!”
夸奖对方,两人都是和别人说的,当面谁也不肯先低头。直到曾国藩先走一步,左宗棠才表露伤感。“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也难恝然也。已致赙四百金。”他制的挽联写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毋负平生。”悲哉,痛宰,也是深深的遗憾。
(本文为作者原创,严禁转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