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部电视剧,还是2008年的作品了,叫《浴血坚持》,才知道原来土地革命时期,不仅仅是行军两万五千里的红军不容易,留在湘赣地区继续坚持斗争的同志们也非常的不容易。
而当年留在了湘赣地区继续抵抗的同志,我们非常熟悉的有陈毅元帅,皖南事变牺牲的项英同志等。其实还有一位同志叫谭余保,也是当时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他的经历也是够传奇的。
1899年,谭余保同志出生于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1926年投身革命,被选为洮水农民协会筹委会主任。
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整个湘赣苏区的5个独立团只有3000余人,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是越打越少,到1935年2月,湘赣省军区司令员彭辉明牺牲,战士只剩下了800余人,在这艰难的时刻,省委书记陈洪时又叛变了,当时的湘赣省三巨头只剩下了谭余保。
在这最危机的时刻,谭余保果断的站了出来,挑选了几个和他一般身手好的战士(谭余保功夫高强,在我军中和许世友齐名,有南谭北许之称)到湘赣境内四处联系仍然在坚持斗争的队伍,终于找到了独立五团团长曾开福、茶攸莲中心县委书记吴金莲、三团政委刘培善和莲安萍中心县委书记朱水生等100余人。
同年7月,谭余保组织召开了棋盘山会议,制定了“保存实力,稳步发展,以待时机”的战略方针。可是不久后曾开福因中了敌人的美人计(你没看错是美人计,了解曾开福好色习性的陈洪时,建议对他用美人计。于是国民党便派女特务装成进步女教师,诱惑曾开福,成功的将其策反),他的叛变对湘赣地区的战斗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可是在谭余保的英明领导下,根据地还是得以发展壮大,安宜萍、茶攸莲几个中心县委也恢复了党的组织。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为消息闭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谭余保及其领导的部队依然坚持和国民党做斗争。
而这个时候陈毅同志接到了任务,就是去通知在南方根据地里继续抵抗的通知,接受改编,成为抗日的队伍。
1937年10月陈毅同志奉命到湘赣边区寻找谭余保领导的湘赣游击队,准备将其编入新四军。因为当时已经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候,陈毅及其的警卫员都身穿的是国军的军服,戴着国军的军帽。
所以陈毅及其警卫员,一进入谭余保的根据地后,就被战士给抓了起来,大家都以为他们是特务,便将他们吊了起来。
陈毅急了,急忙解释现在国家到了危难时刻,国共两党已经摒弃前嫌,达成了合作协议,正协力抗击日寇呢,他是陈毅,这次来的任务就是通知湘赣游击队的同志们接受改编,加入新四军。
谭余保依然半信半疑,湘赣边区肃反委员会主任颜福华更是拔出了枪,也难怪他们不相信,打了十年战的国共两党,怎么又开始合作了?
陈毅更急了,急忙对他们说,反正他们也被吊起来了,跑不了,为什么你们不去找项英、叶剑英通知证实下情况,如果他说了假话,再杀他也不迟。
于是谭余保便命人按陈毅提供的地址,在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证实了陈毅的身份。
可当战士返回根据地的时候,陈毅和他的警卫员已经被吊了四天四夜。
谭余保赶紧将陈毅等人放了下来,向他们道歉,没想到陈毅却夸奖他警惕性高,斗争坚决,做得对!
后来,毛主席知道此事后,也评价谭余保“政治上很强,粗中有细”。
毛主席夸谭余保粗中有细绝对没夸错,因为他是一个在和敌人作斗争时的铁血男儿,可在亲情上又充满着柔情。
电视剧《浴血坚持》里有段剧情是讲述谭余保和他女儿娇仔的亲情故事,这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谭余保的父亲、妻子和弟弟都被反动派杀害,娇仔通过讨米找到了谭余保,于是谭余保便带着女儿和敌人做斗争,风餐露宿,行军作战。可是因叛徒出卖,谭余保遇到了生命危险,他的警卫员便扒开了娇仔抱紧父亲的手,将她丢下了。
饿了几天的娇仔被不知她身份的攸县“铲共义勇队”副总队长洪宗杨收养,取名洪木兰,这才过上了比较稳定的生活。
可是这段经历在娇仔心中留下了阴影,所以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谭余保在去延安前得知女儿没死,找到了她,要带着她去延安,她却选择了留在养父母身边。
不过后来因为养父母自己有了女儿,便对她不好了,于是她就回到了奶奶家,当时谭余保的母亲不知道谭余保还活着,而且另娶了妻子还生了两个儿子,只想着给谭家延续香火,便要招上门女婿。娇仔同意了奶奶的要求,找了个身体残疾的,比她大十岁的汉子,生了一儿一女,不过在解放前俩人还是因为差距太大离婚了。
解放前夕谭余保找到了女儿,一直觉得对女儿有愧的他,安排了女儿去读大学,毕业后还给她在湖南省公安厅安排了工作,可是她却因思念儿女选择了回茶陵县政府民政科工作。这让谭余保气恼不已,恨铁不成钢的他气得骂道:“蠢猪,像我的臭脾气!”然后娇仔在当地找了个普通的愿意做上门女婿的男人结婚,2003年去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