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人的生活习惯,若是一天不洗澡,恐怕晚上连觉也睡不舒服。可是,我在阅读周密的笔记《癸辛杂识》时,却发现南宋后半期的四川人,有近半个世纪不曾洗澡,他写道:“蜀人未尝浴,虽盛暑不过以布拭之耳,谚曰:‘蜀人生时一浴,死时一浴。’”你信吗?反正赵炎信了,是在一种崇敬中相信的。
通常来说,周密的记录似乎有违历史和起码的生活常识。比如,唐代阿拉伯商人在《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里叙述得很清楚,“蜀人善沐,尝以花草制汤而浴之。”也就是说,四川人不但洗澡,还会中药泡澡。在《梦梁录》里,我也找不到关于四川人不洗澡的文字,想想,如果北宋时四川真有那样的民谚,《梦梁录》会不加以记载?退一步说,就算没有任何记载留存下来,单凭常识而论,你会相信一个人一辈子不洗澡吗?肯定不会。但周密老先生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不会无缘无故地炮制一句民谚来欺骗后人。
那么,宋末四川人为何常年不洗澡、怕洗澡呢?赵炎以为,还得从那句谚语中的“生死”二字来探寻其中的究竟。这句谚语虽然短短十个字,却字字被血腥熏染过,字字被血泪浸泡过,浓缩着四川人不屈的民族魂、家国恨和长达半个世纪的那一抹悲情!
自公元1236年开始(这一年周密四岁),蒙古人对生活在盆地里的四川人进行大肆杀戮,到1279年四川全境降元,四十余年间,光成都一城即被蒙古人屠戮四次,整个四川被蒙古铁蹄践踏得面目全非。
尽管蒙古人像野兽一般地凶残,但四川人并不屈服,他们在成都、在重庆、在四川各地,进行了悲壮而坚决的抵抗。蒙古人横扫亚欧,覆灭各国,只用了二十余年,征服四川这个盆地却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甚至在1276年南宋朝廷投降后,四川人依然继续抵抗了3年。
长期的抵抗和战乱,给四川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抗蒙前的四川人口有一千多万(绍兴三十二年户数为263万,按每户五人计算),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川民仅十二万户,锐减到几十万。这该是一幅什么样的惨状啊!元人在《三卯录》里说:“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
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洗澡?你可能会嗤之以鼻,且别那样的不屑。人洗澡,无非清洁皮肤,放松心情,让身体感觉更舒服,因为我们热爱生活。可是,当我们对生活完全绝望了呢?当我们只知今日生,不知何日死,你还会在乎自己的身体是否干净、是否有舒服感吗?
当宋末四川人的记忆里只剩下了杀戮、抗击、绝望、孤独、壮烈、血性这些关键词的时候,他们谁还会想到要去洗澡?“生时一浴,死时一浴”,绝对不是四川人不爱洗澡的民谚,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民俗怪相,是四川人对美丽如花之生命朝不保夕的控诉与自嘲,是他们对盆地多水而因战乱却不知“故乡何处是”的反讽。
历史就是这样,一任风雨的侵袭和人们的评说,它的原貌不会改变。虽然周密的记录没有谈及这些背景,但我们后人不能忽略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否则就会流于猎奇。南宋的四川人已经渐行渐远,那一段不爱洗澡的历史也已经沦为永远的悲情记忆,就让它永远成为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