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这个人居然和邓小平同名,还促进了邓小平夫妇结婚

在曾希圣的老家湖南,同年龄的叫做“老庚”,同名字的人称做“老华”。邓小平原名邓希圣,与曾希圣同名,两人可以说是地道的“老华”。有趣的是,邓小平与卓琳的婚姻还有曾希圣的功劳。

1939年秋,在太行山工作的129师政委邓小平到延安开会。他的第一任妻子张锡媛早年难产而死;第二任妻子阿金在苏区反“罗明路线”时与他分手,此后他一直没有结婚。在延安,他的老战友邓发想给他在延安找个合适的对象,把他带到陕甘宁特区政府特别训练班来了。结果,他相中了在这里学习的云南姑娘卓琳。

这个特别训练班就是准备派往白区进行秘密工作的,由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主管。一次,卓琳去曾希圣家玩,曾希圣笑着说:

“有人想和你结婚,愿不愿意呀?”

“谁呀?我还年轻,还想再工作几年呢!”

“129师的政委邓小平。”曾希圣告诉他说。

(邓小平和卓琳)

后来,卓琳回忆说:

曾希圣跟我谈了两次我都不愿意。后来他自己就说,我自己找她谈谈可不可以。我说,可以。于是我们一起到曾希圣家。邓小平说:“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在前方作战很辛苦,我想和你结婚,可是曾希圣和你谈了,你不同意。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希望你考虑一下这个事情。我年纪比你大几岁这是我的缺点,我希望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他找我谈了两次:第一次谈谈他的情况,第二次谈谈他的希望。我听听,觉得这个人还可以。他有点知识,是知识分子。第二个呢,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我那时已经23岁了。我以前就认识邓小平,现在他亲自来找我了,说话又那么诚恳,我就同意了。但有个条件是结婚后马上离开延安,因为我害怕其他人笑话我也嫁了个“土包子”,邓小平也同意了。后来在杨家岭毛主席窑洞门前,他们把两张桌子拼起来说:“今天我们会餐啊!大家都来会餐吧!”也没有说要结婚。当时李富春对我说:“你也认识邓小平,大家会会餐,现在给你们腾出个窑洞,吃完饭后你们一块儿回去就算结婚了。”当时有两对夫妻,还有一对是孔原和许明。因为当时我有些勉强,没有什么准备,邓发就把他们的窑洞腾出来给我们,我们就在他们的窑洞里结婚了。

邓小平和卓琳结婚,主谋是保卫局局长的邓发,副手就是军委二局局长的曾希圣。若干年之后,邓小平夫妇谈起曾希圣还感激不已。(陈冠任原创,禁止转载复制和改编)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