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了 历史快评栏目第160312期】粟戎生,粟裕大将的长子,出生后一直在烽火战争中生活的粟戎生之所以会叫戎生,是他外公为了赞赏父亲粟裕的战斗生涯而取得。
粟裕将军与妻子
父亲粟裕从来就不希望孩子在安逸的环境中长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哪里有危险,就让孩子去那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胆量与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长大后的粟戎生进入了军校,在哈军大学习导弹专业,但是军校毕业后的粟戎生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去了云南的援越抗美的战斗前线,进入了一个导弹分队。粟戎生是出了名的爱枪,枪法也很准,枪法准的背后也是他无数次实战练习出来的成果。
粟戎生将军
父亲两次对粟戎生动用“特权”,一次是粟裕在粟戎生军校毕业后就时没有将他调入机关单位工作,而是把它调到了云南援越抗美前线中的导弹分队,只是为了扎实儿子的军涯基础。另外一次是在1969年,粟戎生所在的地空导弹部队转移到了内地,生活坏境与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父亲再次动用“特权”将他调入一个反侵略战争的野战部队。
粟裕将军幸福一家
父亲对自己动用两次“特权”就是要将自己锻炼成一个真正的军人,军旅岁月就像是铁锤与炉火,当兵的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忍受的了恶劣的环境与艰苦的生活。粟戎生也很感谢有这么一位严格教育的父亲,正是因为他,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坚强不屈的军人。
历史来了以女性的角度看历史,看军史。用最理性的角度,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中国军事和军事史林。想了解的更多军事历史内容 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平台:newnewtaotao 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