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时,罗瑞卿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瞩目的十大将之一。此后,基于军事指挥方面的特殊才能,罗瑞卿更上一层楼,先后担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
罗瑞卿(1906年—1978年),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共和国元老人物。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考入在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1929年春被派往闽西,组建和训练游击队,任闽西红军第五十九团参谋长,率部配合红军第四军开辟闽西苏区。
从这之后,罗瑞卿迅速成长起来,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逐步显现。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西安事变后曾赴西安协助周恩来进行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2月回延安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主持抗大工作。
1937年1月20日,原来的“西北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校成立后,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瑞卿身为教育长,可见他在军队中的地位。
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参与了百团大战的指挥和多次反“扫荡”,他总结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撰写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多篇著作,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做出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协助叶剑英同国民党方面和美国方面的代表进行谈判。
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二兵团(后改为第十九兵团)政委,参与指挥正太、石家庄战役。1949年6月,负责筹建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开创国家的公安和国家安全事业,在十年内形成国家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至此,罗瑞卿的政治生涯达到最辉煌的时候。
不幸的是,1965年底,罗瑞卿被人诬陷,受到错误批判,被迫跳楼自杀,经历了三次大难而不死。
1977年,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邓小平领导军队的整顿,积极参加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条件。
1978年7月前往联邦德国治疗腿疾,8月3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而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