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便一直兴盛不衰,一些庙宇中香火一直很旺盛,在佛教中的修行者,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一些修行者一生都在为达到此版境界而努力。
佛教教徒男女皆有,虽说男性有大成就者较多,但女性也有不少,譬如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一个传奇。
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出生于辽宁沈阳一户富裕家庭,自幼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若按正常规划走,应该会成为一个温柔贤淑的大家闺秀。
但谁也没想到,她在读私塾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听禅诵经,经常偷跑到附近的庙里,没几年就耳濡目染地背会了《大悲咒》等经文。
本来她打算早早出家,但父母不同意,她只好听命嫁人。大概是冥冥中的天意,新婚不久她的丈夫就病逝了,婆家对她也不好,这些都促成了她最后顺利出家。
1940年,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的她,不远千里跑到了山西,在山西佛教圣地五台山出家,取法名“仁义”,正式走上修行一途。
因早年深入研习过中医,练得一手好针灸,仁义师太又跑到沈阳中医院继续深造,她想用自己的医术,来救助更多患病的穷苦人。
一边参禅修行,一边行医救人,仁义师太的日子过得虽平淡,但却不平凡,因为有很多人都得到了她的无私救助,这些善举都将成为她的功德。
最值得人们敬佩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仁义师太没有作壁上观,而是随志愿军一起去了朝鲜。她迈着裹过的小脚,费力地穿梭在前线与后方,救治那些受伤的战士。
战场上危险无处不在,在一次前线救护中,她的左手腕被流弹击穿,她忍着剧痛草草给自己包扎了一下,然后继续抢救伤员,这个伤一直跟随了她一辈子。
战争结束后,仁义师太也回到了国内,就职于通化206医院。后来又辗转多处行医问诊,最后被下放至农村。
1982年,她返回五台山受戒,次年来到九华山修行。之后的十多年里,她没有深坐禅寺不问世事,而是坚持四处助人,可谓是修行不停,行善不停。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图为慈航法师(1893—1954),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检阅慈航法师的一生,堪称为僧者之表率。他念佛不忘救国,在国难当头之际宣传抗日国策;奋力护佑青年僧人,成就了今天台湾佛教的兴盛局面;他最早实践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光大了佛教思想在台湾世俗社会的影响;他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
1995年初冬,仁义师太自知尘缘将尽,法身渐肥,便对一直侍随在身边的思尚法师说:“我就要去了。我死了以后,不要火化,要给我坐缸保存。”1999年1月2日,九华山通慧禅林住持思尚法师小心奕奕地打开仁义老师太的坐缸,见圆寂已三年零两个月的师父稳稳地端坐在缸里。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从佛教史上看,修成肉身的比丘已是十分罕见,而比丘尼修成“肉身菩萨”者,古今中外佛教界尚无记载。真正稀有,仁义肉身菩萨。
也许就是她一生中所做的善举吧,一直无私的为别人奉献着不求任何回报,而上天以这种方式让她永存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