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部演义小说为人们描述了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但是作为小说,在描写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偏颇,为了突出主题表达中心思想,也会杜撰一些故事,所以演义小说中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描写并不是很准确。
而大部分人都会根据小说中的描述来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后世人对于小说中描写的曹魏等人经常给予负面的评价,其中曹操、曹仁、曹真等人经常是人们被黑的对象,而其中要说最冤屈的当属曹真。
曹真字子丹,在《曹真传》中有这样的描写,曹真在青年时期就表现的非常勇猛,曹真曾经带领着虎豹骑队讨伐丘贼,后来在战斗中一举获胜,而曹真也因此被封为灵寿亭侯。可是曹真的这一段英勇事迹在小说中并没有任何提及。
在曹丕继位之后,有一次曹真领命负责攻打张进,在这次战斗中曹真立下大功,之后文帝继位,因为曹真在战斗中立下了战功,所以被封为镇西将军,后来还被封为东乡侯,这一段历史也同样没有出现在小说中。
后人根据小说内容对于曹真的评价非常差,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小说中想要凸显诸葛亮的高超智慧,因此作者在演义小说中杜撰了安居五平路事件,其实在这段正史中,十万大军不是由曹真率领出发的,而小说却将责任归为曹真。这十万大军被赵云所截下,军队被困在了阳平关之外,曹真希望可以突破重围,但是不想一行人还是被赵云堵住了,最终曹真落得了被困的局面,虽然手下有十万大军,却最终失败而归,这样就为后人留下了无能的印象。
曹真在征战蜀国的第二年就离世了,他在离世之前,其实心中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在《曹真传》还记载着这样的一段正史,曹真在去世之前收到过诸葛亮的来信,诸葛亮在信中对曹真进行了贬损,此时让本已经虚弱的曹真,身体不堪一击,再加上诸葛亮这样的羞辱,最终他因为抑郁而离世。
其实曹真想要在离世之前和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做道别,可是奈何他的时日已到。而从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曹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士,他曾多次击退诸葛亮的北伐,他也是诸葛亮强劲的对手,为了突出某个人,而贬低某个人,因此曹真被黑是非常冤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