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从“利用通宝”说吴三桂丨读钱记

自宋以来,除了宋代的“皇宋通宝”等少量钱币之外,铸币往往以年号取名。但有一种铸币,却独辟蹊径。以“利民用”而取名为“利用通宝”,堪称泉界奇葩。这样一枚铸币,却非出自于政府官铸,而是由吴三桂这样的地方诸侯所为。

吴三桂的名气很大,在中国历史上也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也有说他是人间渣滓。但实际上,就吴三桂的做派与结局来论,吴三桂显然不是英雄,但是说他是猥琐的人渣,也有些过分,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应该算个人物。但是他为人处世的行事原则,却无大丈夫气概,说他是反复小人,应不为过。

因为近年来清宫戏的流行,所以吴三桂的形象大家并不陌生。他原本是明朝大将,但看到明王朝气数已尽之后,转投清王朝,为清王朝做了不少事情之后,又不甘心被夺去兵权并告老还乡,竟然又重新举起了“反清”的旗帜,但是那时清王朝已经进入到了康熙王朝,“反清”必然会遭到康熙皇帝的报复。虽然在短期内凭借着自己的军力,吴三桂在南方抢了一些地盘,自立为国,国号为“周”。并且,他并没有被俘或阵亡,而是在自己的“都城”湖南衡阳“驾崩”。吴三桂死后不久,他的余部即被剿灭。

(图)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

吴三桂造反的六七年里,他发行了几种铸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利用通宝”。在刚一造反时,还没有年号。吴三桂想到了“利民用”这个说法,于是铸造了“利用通宝”,在其管辖地区发行。

但可惜的是,吴三桂并不懂经济。“利用通宝”发行量太大,一下子没有“hold住”,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了清代乃至民国初期中国西南地区的流通货币。于是,吴三桂不得不又颁布新的货币,来抵制这一通货膨胀。但据说,“利用通宝”甚至沿用到“护法战争”,直至“北伐”时才被国民政府“叫停”,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这个角度来说,吴三桂也确实是无能之辈。他不但管经济一塌糊涂,而且政治素养也相当低下。以其“称帝”这一行为来说,这完全暴露了他只是“反清”而非“复明”的私心。也正是因为此,曾经相信他会“复明”的一些遗老都众叛亲离,真正有能力辅佐他的人纷纷离去,他的覆亡,也是历史的必然。

后世封建史家评价吴三桂,竟然有不少人称其为“忠义”,认为他敢于反抗清王朝,乃是“民族英雄”。这种罔顾大局与历史的观点我认为是极其荒谬的。作为已经归顺新政权的将领,吴三桂卫国守土本是其本分。尽管“忠臣不事二主”,但“前主”已经倒台,国家百废待兴,清王朝亦未曾亏负吴三桂,他就应该像另一位藩王尚可喜一样,祖祖辈辈为国尽忠、造福地方。但吴三桂的造反之举,却祸连西南五省,殃及数十万人。

明清之际,像吴三桂这类人并不少。曾经有一副对联就是写给另一位“贰臣”、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对联是这样写的:“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我认为,这副对联不但适合祖大寿,也适合吴三桂。“有忠义”是封建史家只顾一面的评价,但“里外不是人”才是其为人本质。

狭隘的民族主义观,造就了明末清初这样一群奇特的、反复无常却还奢望有“忠义”之名的历史个体,吴三桂则是其个中代表。从大历史观来讲,吴三桂无疑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投机主义者。他个人的名利欲望不但使其身败名裂,在西南诸省所造成的兵祸,是其百身莫赎的。

(图)利用通宝

有趣的是,关于吴三桂“执政”期的铸币研究,近年来成为国内历史学界尤其是科技史、清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故宫博物院有一位名叫刘舜强的年轻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他在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完成的硕士论文便是对吴三桂政权时期铸币所进行的研究,这让我很感兴趣。记得吾师郑海波先生多年前就曾说过,研究“利用通宝”,乃是一门大学问,从中不但可以看出明清之际狭隘的民族主义观,而且还可以反观满汉关系与明清中国政治的大变局。

七年前我去湖南衡阳,在文物市场上偶得一枚“利用通宝”。此钱虽然多泛,但却别有意义。衡阳是吴三桂病亡的地方,也是他的“国都”,这枚“利用通宝”或许真的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兴起与衰亡。在历史的长河里,顺时势者昌,逆之者亡,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可惜的是,吴三桂并不理解。

特邀作者 丨 韩晗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