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刘娥:从街头歌女逆袭成一代贤后 是宋朝唯一一个敢穿龙袍的女人 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 无吕武之恶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引得后世非议。虽然始终不肯还政于宋仁宗,但最终压制欲望,没有走出称帝这一步;对大宋百姓而言,她临朝十多年,天下晏然。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也就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个皇后。她是宋朝第一位在44岁高龄当上皇后的唯一一个嫔妃,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和皇帝丈夫一起合谋借腹生子的皇后。她进宫后和宋真宗朝夕相处共理朝政。她也是一个“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一个善良女子。她和真宗一起谱写了一段宋朝的爱情传奇。

无论他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家,他和她注定要在此生结连理。他理解她心里的苦,更懂她的好,欣赏她的才气,更是仰幕她的聪慧。他把她当成了知心爱人,生生世世不离不弃。他说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与之举樽共饮的人。作为女人,她无疑是幸福的,相处了那么多年的爱却依然是浓得化不开。

她出生之前,她的母亲曾梦到明月入怀,所以取名刘娥,父亲是一个指挥使,刚生下她不久,父亲就在战场上牺牲,家道中落。她和很多传说中的女子一样,她同样拥有美貌和不堪的回首,但她还多了智慧的头脑。母亲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把她嫁给了当地的一个银匠龚美,然后随夫去京城谋生。她是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银匠龚美自知不如却也是好好待她,只是对那些在京城认识的人说是自己的一个远房表妹,是个孤女。

四年后以后,当得知襄王府选姬的时候,银匠龚美将美名在外的刘娥送进了襄王府。从此,她的命运翻篇儿,成了枝头的凤凰。

那年赵恒还只是一个襄王。青春华年,风流倜傥。花开时节,他遇见了她。远远看见,朱雀桥上的她,一颦一笑仿佛烙印在年仅十七岁还未赐婚的赵恒心里生了根发了芽,这一见激起千层浪。从此他们俩的身影穿梭于亭台楼阁。琴声悠悠,春去匆匆,转眼一千多个日夜星辰轮转。

当他们的热恋被宋太宗知晓时,大怒情况下棒打鸳鸯,让赵恒迎娶十六岁的潘氏,命赵恒将刘娥逐出京城。赵恒虽然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了王府,却打心底不愿意让她离开,就把刘娥偷偷藏在王宫指挥吏张耆家里,这一过就是15年。而她却把幽居过成了诗。她并没有天天倚栏眺望他的身影,而是饱读诗书,博古通今,跟着先生学习琴棋书画。他来,她就和他花前月下。他不来,她就捧着书本啃到三更。

当59岁的宋太宗病逝,赵恒从此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从此他成了赵真宗。既然如此,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不能和刘娥见面了。他直接把刘娥诏进宫中成了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嫔妃。此时的宫里只有一个郭皇后,此前的潘氏婚后六年就病逝,也被追封为皇后。而此时的刘娥己经36岁,她是宫里嫔妃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可是她却比以前更聪慧温柔,和真宗的感情越来越好,没隔两个月又封到了一品德妃。

刘娥进宫后,很快让龚美改成了刘美,跟随真宗,他们从此以兄妹相称,刘美也是一个低调之人,好好效忠宋真宗,关心部属不结私人势力。郭皇后却是一个薄命之人,一连三个皇子都夭折了,当她最后的一个皇子养到九岁也夭折后,郭皇后就病逝了,这是宋真宗的第二个皇后了。宋真宗当年一共有五个皇子,却无一幸存。

刘娥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得到真宗的专宠,可她却不能生育,肚子从来没有反应。可是真宗依然想立她为后,但是迫于大臣们的反对,只能作罢。刘娥身边有一个侍女李氏,从她进宫时就开始成了刘娥的贴身侍女。刘娥自从进宫以来从不侍庞而娇,对待宫女很是宽厚。以至于她赢得了人心。突然有一天,贴身侍女李氏说她梦到仙人下降为子。而正在为生子犯愁的真宗和刘娥听后非常激动,想到了“借腹生子”的方法来。

于是,真宗为了表达他对她的爱,为了让她当皇后,他在那天晚上临幸了那个侍女。很快,李氏在1010年四月十四日生下了一个皇子,也就是后来的赵仁宗赵祯。而此前真宗也没让刘娥闲着,早就在得知李氏怀有龙子的时候就让刘娥假装出一个肚子,并向文武百官宣布了喜事。

刘娥从此有了儿子赵祯,满岁以后,真宗便诏告群臣,将刘娥立为皇后,其实官员们又何尝不知道生子真相呢,最终还是拗不过执着的真宗,于是,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了大宋王朝的皇后。刘娥在宫里并不争庞,她才华出众,熟知政事。经常陪在真宗身旁批阅奏章,无论大事小事,真宗总习惯性的问刘娥意见,而她也每每都能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

在宋真宗初期的十几年里,一直在和辽国萧太后对抗。最后签订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而其中坚绝不割地议和的条件离不开刘娥的意见。他所希望的美好部分,她恰恰全部都有。他性格里没有的那一部份,她刚好也有,而他刚好也需要。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身为皇后的刘娥在宫中有一个情同姐妹的好朋友,就是比她小16岁的杨婕妤,后被真宗封为杨淑妃,而她也未生育。皇子出生后,刘娥就将皇子交给了杨婕妤扶养。因为她自认为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精力和体力自然是比不上20多岁的杨婕妤。所以,刘娥为生母被唤作“大娘娘”,杨婕妤为养母被唤作“小娘娘”。两位好姐妹一起把母爱给了赵祯。

生母李氏本是侍女,她自知命薄,终其一生都并未与儿子相认。刘娥一直善待她,将她封为才人,后又将她封为辰妃,一直将她视为好妹妹。以至于她死后葬品如同一品夫人,刘娥并且令人为她穿上了皇后的礼服入葬,她带着幸福和满足离开了,把儿子留给了她此生的贵人和最信任的人刘娥。李氏的所有家人都得到了刘娥的重用。这也正是有别于吕后的地方,刘娥终其一生都没有心狠手辣。

1022年,54岁的宋真宗赵恒去逝。他爱了她一辈子,带着万千不舍写下遗诏:“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权取”皇太后处分。”因此,刘娥以太后的身份,带着十一岁的小皇帝赵祯扛上大权。刘娥虽然追尊加封祖宗,不少刘氏家族的人因此也加官进爵。

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她不让那些刘氏姻族插手,甚至平日里的赏品都不许带龙凤图样,她自己说:“刘家人不能用这些。”她更倚重的是那些有才能的士大夫,如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也重用有才识之人。这也正是刘娥胜过吕后的地方。

宫中有人进言说“她可以是第二个武则天。”但她并不为之所动。刘娥感到时日不多,希望能穿着天子的礼服祭拜太庙,这在史书上是唯一一个被记过的地方。其实她内心很清楚,她无论如何是不会去做武则天的,她内心更愿意接受辽国萧太后的明智之举。

文武百官在惊叹之余还是达成了她的最终心愿,悄悄的删减了一些配饰。一个月后,刘娥病重,死前,她扯扯自己的衣服,赵祯哭着问大臣,刘太后是否有什么心愿未了。“太后是不愿穿着天子冠服去和先帝见面。”赵仁宗这才下令给太后换上皇后的服饰。

她死后第二天,群臣才告诉宋仁宗的生母是辰妃,并有人谗言是被太后毒死的。宋仁宗震惊之余叫来辰妃的生父李用和一起看棺木,当他见到辰妃身穿皇后服和一品夫人葬品时声泪俱下的说道:“从此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之后,仁宗下诏将刘娥和李辰妃同时迁葬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百官劝阻亲自执绋之礼,也就是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辰妃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宋仁宗的孝行令百官动容。

刘娥也为好姐妹安排好了往后的路,遗诏是命仁宗尊养母杨太妃为皇太后,宋仁宗克尽孝道奉养杨太后多年直至病逝。传说中的狸猫换太子实在是把她丑恶得太离谱,她除了少时不能掌控的命运以外,其它的任何一段,她都对得起自己和大宋王朝。

刘娥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后,是一个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太后。她拥有最完美的爱情,也培养出了一代明君宋仁宗。她赏罚分明却从不滥杀无辜。她虽是一个女子,却对真宗的嫔妃各个善待。她虽有吕武之才,却未君临天下。她把真宗给她的爱全部回撒到了他的江山。当年,他留下一个小皇帝和大宋让她照看,如今她还他一个千古明君和太平盛世的大宋王朝。她无愧于心,便可去赴奈何桥头的相约。当年的花开时节,他站在花丛里看着她微笑。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