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总抽筋,可以试试《伤寒论》的经典处方——芍药甘草汤,方药组成只有两味药:白芍和甘草。但不要小看它们,这个组合有着巨大且神奇的作用。来看看名医大家张锡纯是怎么运用的~
白芍甘草
【单味药功用】
白芍
又名生杭白芍、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根。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本品养血调经,用于治疗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又有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症。其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以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
甘草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入心、肺、胃经。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痈疽疮疡、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咳嗽气喘等症;炙后入药,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以及腹中挛急疼痛等症。
【伍用功能】
白芍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之要药,又善泄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甘草性微温,其味至甘,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脾胃、缓急止痛。张氏二药相伍,用意颇多。一取其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为补肺之品。二取其甘苦化阴,为养阴妙品。三取其甘苦化合,大有益于脾胃,兼能滋补阴分也。并治一切虚劳证者,诚以脾胃健壮,饮食增多,自能运化精微以培养气血也。四取白芍泄肝之热、甘草缓肝之急,二者同用则育阴缓中止痛、调和气血。五取其芍药滋阴泻热,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白芍味酸,得木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气最全。二药伍用,甘缓相合,甘苦化阴,育阴缓中止痛、补肺健脾养血、清热利湿之功益彰。
【主治】
1.阴亏肺虚嗽喘。
2.吐衄不止,阴分亏损。
3.小便频数疼涩。
4.下痢、腹疼、里急后重初起者,及痢久不愈,时时切疼或热痢下重腹疼。
5.痰饮证。
6.温病太阳未解,渐入阳明,胃阴素亏,大便滑泄,或小便秘;或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
【常用量】
白芍:三钱至一两。
甘草:钱半至三钱(生或炙用)。
【张锡纯用药经验】
白芍、甘草伍用,名曰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治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实验研究:有镇静、镇痛、松弛平滑肌等作用。
白芍、甘草伍用,张锡纯对此运用见解又有独到之处,他认为:“甘苦化合,大有益脾胃,兼能滋补阴分,并治一切虚劳诸证者,诚以脾胃健壮,饮食增多,自能运化精微以培养气血也。”还认为:“用白芍者,因肝为肺之对宫,肺金虚损,不能清肃下行以镇肝木,则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故加白芍以敛戢其火。且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而又为补肺之品也。”
张氏独出机杼,他认为二者伍用利痰化饮的机理在于:“甘草泻湿,《本经》谓芍药苦平,后世谓芍药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上浮。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况其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一童子年十五六岁,于季春得温病,经医调治,八九日间大热已退,而心犹发热,怔忡莫支,小便不利,大便滑泄,脉象虚数,仍似外邪未净,为疏方用生杭白芍二两,炙甘草一两半,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尽剂而愈。夫《本经》谓芍药益气,元素谓其止泻利,即此案观之洵不误也。然必以炙草辅之,其功效乃益显。
按:此证原宜用拙拟滋阴清燥汤,原有芍药六钱,甘草三钱,又加生怀山药、滑石各一两,而当时其方犹未拟出,但投以芍药、甘草,幸亦随手奏效。二方之中,其甘草一生用一炙用者,因一则少用之以为辅佐品,借以调和药之性味,是以生用;一则多用之至两半,借其补益之力以止滑泄,是以炙用,且《伤寒论》原有芍药甘草汤为育阴之妙品,方中芍药、甘草各四两,其甘草亦系炙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