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气温对小伙伴们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会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紊乱。不少小伙伴感到心烦气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大动肝火,这就是“心理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
除了气温变化,“心理中暑”还与大家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因为天气热,小伙伴们会大量的出汗,加上睡眠、食欲不好,使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会使我们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因此大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办法,从而保证我们生理健康和情绪的稳定,远离“心理中暑”。在此小鹊小华为大家收集了几条小建议,希望可以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拥有充足的睡眠
炎热天气容易导致失眠,会使得大家白天时精神不足。此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主动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预防心理承受极限的崩溃。面对炎热天气,承受能力强的小伙伴只有一个层面的烦恼,即天气带来的烦躁、郁闷;然而心理承受力差一点的小伙伴则有双层烦恼,除了天气带来的烦恼外,还有一种抗拒和不接受的受挫感与沮丧感,这双重烦恼相互强化,导致心理最终失衡,出现更多的情绪困扰并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才能使我们减轻烦恼,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中午适当进行午睡,保证一整天都精神抖擞。
科学合理的饮食
小伙伴们在饮食上要吃的清淡一些,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每日保证饮水三至六升,但是在饭前饭后以及剧烈运动前后要避免大量饮水。随着夏季体能消耗的增加,我们应适当地增加营养,切忌节食。在出汗多的时候应该适当地补充盐分,以菜汁、果汁为佳。
做好防晒工作
大家在进行室外活动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量,穿衣尽量宽松。不要在封闭不通风的房间长时间停留。在宿舍里要注意通风,通风可以迅速让人产生“凉意”。
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小伙伴们可以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者做一些想象放松的训练,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大家要学会情绪转移,多交流,多沟通,以缓解心理压力。舒展心绪,消除苦闷,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天气炎热虽然无法改变,但是小伙伴们自身的心理却是可以调节的,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避免”心理中暑”。文章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度过一个美好愉快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