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患者,男孩,2岁余,此前每次感冒都会发作抽风,而且在体温刚到37度的低烧时就开始抽风,这样的情况好几次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很大,每遇感冒,体温不到37度就开始吃退烧药,脑电图等相关检查在医院也都做了,但并不能扭转病情,体质也渐转差。听朋友介绍后来诊所看中医。
孩子面色黄白,虽然身体胖乎乎的但肌肉松弛,脉虚几不可得。舌淡白,舌胎略白厚,食欲不佳,大便不畅。该病属于脾虚生风的慢惊风症,治疗需要健脾和肝,处方用五味异功散合当归补血汤加消积之品,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调理脾胃的方子。此方服后饮食改善,胃纳增加,大便顺畅,脉象也正常。两周后又遇到感冒,发烧到38度多,家长担心,电话问是否吃退烧药。此时嘱咐家长不用退烧药,药用桂枝汤加味,一日连服三剂,第二天烧退痊愈。整个过程中没用退烧药,体温最高时超过了38度,但并没有发作抽风,烧退后精神、胃口皆佳。这就是经过上述治疗后体质增强、慢惊风病退的表现。后来又服5剂五味异功散加味调理脾胃后停药,停药以来一切正常,体质大为改善。
此后孩子家长会隔一段时间就带孩子来诊所把把脉,虽然不吃药,但为了确认孩子体质良好。经过这一段时间脾胃的调理和对感冒发烧的正确治疗后,孩子体质得到了大幅提升,抽风症就渐渐消除了。
《黄帝内经》讲:“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从孩子的面色、舌色和脉象,就可以确定本例中孩子的病症是脾虚所致,用中医的病机术语说是“脾虚生风”。因为脾气虚弱,土不培木,造成肝风内动,进而发生身体强直、抽动、神昏等症状。这种病症,在中医叫“慢惊风”。
“慢惊风”与“急惊风”相对,两者都有惊风(抽风)的主症,但慢惊风属于虚证,脾弱生风,体虚积于日久;急惊风属于实证,肝风挟痰,邪实发于顷刻。虚者补之,实则泻之,因此两者的治疗手段不同,慢惊风需要培土涵木,急惊风需要祛痰镇惊。高热惊厥中有一部分属于急惊风,而临床上属于慢惊风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如果两者辨证错误,往往会发生误治。
孩子之所以造成脾胃虚弱进而患上抽风症,最主要的因素是饮食习惯不当。过早、过量的食用牛奶、水果等食物,会给孩子幼小的脾胃带来巨大负担,从而造成脾胃虚弱、体质下降。小孩饮食最好以粮食为主,肉蛋奶蔬菜为辅,瓜果之类为调剂。主次不能颠倒,否则爱之实足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