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说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

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四、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出现肌力减退、病理反射阳性、走路不稳而有采棉花感等表现。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五、植物神经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颈椎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六、食管会厌型颈椎病

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推拿手法治疗应建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手法应轻柔和缓。其作用主要在于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滑脱锥体复位,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解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供,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治疗原则是疏筋活血、理筋整复。手法上以牵引为主,按压为辅。患者正坐,医者先分别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中俞、肩外俞、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然后,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的肌肉约5到10分钟,再用拿法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随后作颈部拔伸法,拔伸时应缓慢均匀用力,切勿大力过度拔伸。拔伸的同时可配合点按揉相应压痛点。最后提拿两侧肩井并搓患臂至前臂反复几次。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