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药膳煲汤也有很多的要求 不是煲越久越好

相信很多人的家里都有喝汤的习惯,在汤里面加入药材,被称为药膳煲汤,药膳汤有着保健养生的功能,可以平衡人体内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并且方便食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是很适合进行滋补的,可以调养身体,改善我们受损的器官。药膳汤在制作的时候,对于药膳煲汤料也有很多的要求,比如火候要适当、食品要新鲜和炊具要选择等。这些要求如果不遵循的话,可能会达不到想要的养生效果。

1、食品要新鲜

新鲜并不是传统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现在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小时~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2、炊具要选择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汤的滋味鲜醇,食品质地越酥烂。

3、火候要适当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鲜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4、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5、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注意调味用料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通常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故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由此可见,我们在制作药膳汤的时候也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就是,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专家表面,食物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在加热一小时之后会增高,但之后就会出现逐渐减低的情况,所以并不是煲汤的时间越长营养就越多。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这类含鸭的汤,煲的时间越长营养就越低。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