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寒潮来袭,别错过固本培元的好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天气干燥,黏膜易于受损,呼吸道是人体的重要屏障系统,若保养失当,常促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流行性感冒、咳嗽、鼻炎、咽炎、哮喘等。

同时寒冷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微小血管的脆性,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和复发的时期,如高血压、冠心病。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徐福平博士提醒,立冬后需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冬季防寒、保护阳气尤为必要。

保暖:脚和背千万别着凉

俗语讲“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位置较远,皮下脂肪薄弱,保温能力弱,容易受寒,脚底虽然总体表面积不大,但是脚底的血管、神经等很敏感,极易传至大脑中枢,刺激大脑皮层,引起免疫防御功能下降。中医认为,脚为人体之本,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也是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双脚分布的许多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应。

徐福平称,可以通过“沐足”起到缓解疲劳,防病养生的作用。泡脚水的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为宜,不宜太烫,水量以淹没踝关节为宜,甚至可以加一些当归、肉桂、巴戟天、杜仲和牛膝等进行中药沐足,促进血液循环,气血流畅。

背部保暖很有必要。从中医经络来讲,背部为督脉和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督脉总领全身阳气,太阳经主全身之表,风寒侵袭,背部首当其冲,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之邪容易通过卫表损伤阳气,导致疾病。他表示,对于慢性虚弱性疾病、老年或儿童等,背部保暖尤为必要,保暖方法可以通过多穿一件贴身马夹、毛背心、保暖内衣或围巾搭在肩颈部亦可。

护阳:晒太阳补阳气

“阳气者,若天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光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不仅可以促进钙物质的吸收,还可以缓解抑郁情绪放松心情,同时可促进褪黑色素的合成,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老老恒言》中指出“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当然,晒太阳不宜过度暴晒,以免紫外线辐射多度引起皮肤衰老或损伤。

食补:药膳食疗吃起来

人们的脑力活动越来越多,消耗越来越大,封藏蓄养的时间越来越少,更需要定期的调养维护以利于生发生长,内经有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令进补需根据体质、人体状态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补,适用于长期疲劳乏力、体力下降、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虑、皮肤松弛等亚健康、慢性虚弱性证候人群,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需要进补。徐福平解释,平素胃肠功能虚弱之人,不能强求进补,应先调理肠胃,再循序渐进地进补。进补的力度有清补、温补、峻补等力度不同,进补的方式也有食补和药补之别。

清补以甘温为主,如鸡肉、鸭肉、鱼肉等,温补的肉类有牛肉、羊肉等,瓜果蔬菜也尽量少食生冷寒冷之品。

药补有补气、补血、养阴和升阳之别,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等补气之药,熟地、当归、枸杞、桑葚补血之药,山萸肉、百合、麦冬、灵芝养阴之药,杜仲、巴戟天、肉桂、菟丝子等养阳之药。也可煲些汤水药膳,如山药芡实粥、沙参玉竹炖老鸭、山楂降脂饮等。

立冬后运动,有些细节要知道

冬季适度锻炼,可增强体质,防病养生。但锻炼也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冬季锻炼应在太阳出来后进行,早睡晚起,与太阳同行,与大自然生物钟相协调。特别是老人冬练更不宜起太早,冬季早晨气温低,气候寒冷,内分泌代谢缓慢,全身小血管发生保护性收缩,血液黏稠,血液阻力增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患。

第二,晨练尽量避免雾霾天气,雾霾对人体危害作用很大,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除了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外,应等太阳升高,雾霾散去再进行锻炼。

第三,运动不宜搞疲劳战,不宜以出汗多少来衡量。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常常以出汗来评估自己的运动量,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出汗程度也有别,大量出汗后,衣服湿冷更易引起感冒,运动以个人舒适为宜,也有运动少的人,平时没有时间锻炼,一旦运动后就难以停下来,过量运动会损耗关节、破坏运动平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运动应根据年龄、体质状况、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冬炼方。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