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面对秋燥该怎么办呢?快来看看!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

  二者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天气干燥,雨量减少,水逐渐干涸,就极易导致“秋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养生来调解“秋燥”呢?

  简单四步应对“秋燥”

  01调节脾胃一碗粥

  脾胃功能减弱是秋季的一个典型的现象。

  夏天吃生冷的东西或许很少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但天气一冷,肠胃功能就减弱,拉肚子、胃疼、不想吃饭等毛病就找上门来。

  粥是此时调节脾胃的最好食品,多喝热粥既可防御秋凉,又能和胃补脾,若在粥中加入百合、芝麻、核桃、糯米等润肺的食物,还能起到益肺润燥的效果。

  02饮食清淡除秋燥

  想对付秋燥,首先不要忙着大鱼大肉地“贴秋膘”,饮食清淡才是关键。

  燕窝具有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化痰止咳之功效;

  山药则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梨中含有80%的水分,有“天然矿泉水”之称,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03早睡早起能养肺

  春困秋乏,秋天很容易感到困倦,但不少人还是延续夏天的“夜猫子”习惯,熬到很晚才睡觉。中医上讲“秋养肺”,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使早睡早起。

  早睡能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能使肺气得以舒展,既避免了阳气外泄,又调养了阴气。

  04后背双脚得护好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本来是种养生方法,能提高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不过,千万不能因此冻着也不加衣服,“秋冻”应以自己感觉不寒冷为准。

  “秋冻”的时候,即使穿得少,这三个关键部位也一定要护住:肚脐、后背和双脚。肚脐内通五脏六腑;背部是人体健康的屏障,若受寒易引起心肺受寒;“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双脚若受凉,会大大降低人的抗病能力。

  一缕秋风起几片黄叶哀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让人伤感的季节

  这时如果身体有不适

  则更加影响情绪及生活

  所以你要照顾好自己

  身体的好坏是自己的一切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