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霜降过后阳气敛,省甘增咸养肝肾

  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今年霜降节气是10月23日至11月6日。《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时草木零落,众物蛰伏,是冬季的前奏。此时秋风时起,衣着要保暖。人体的阳气向内收敛,是补肝肾的好时机。

  霜降饮食小贴士

  适宜:苹果、银杏、芡实、核桃仁、黑豆、兔肉、羊肉

  霜降节气寒气已到,脾胃功能正处于旺盛的状态,所以饮食既要避免脾胃过伤,又要符合「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的原则。

  早晚当以粥汤暖胃,也去秋燥,滋润皮肤,缓解口干、便秘。一些性温平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可以加入汤粥中,如苹果、银杏、芡实、山药、红枣、核桃仁、黑豆,南瓜、胡萝卜、甘蓝、花生、红薯等。霜降时节还有一些特别的吃食,迎霜兔肉、煲羊肉、霜后葡萄、柿子、萝卜,都是应霜的美意。

  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吃到霜打过的叶菜,味道比平时香甜。卷心菜,菠菜,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清炒叶菜在临出锅前喷一些烧酒,味道香甜又变凉为温;适当吃些种子类食物,如:核桃、榛子、南瓜子、栗子、松子、白果等等,能补肾益精。

  少吃:冷、凉、生、硬、香燥、辛辣

  草木畏霜降,霜降之后草木停止生长,室外的草将枯萎。人的阳气与草木一样,随四季阳气生长收藏之规律而变化。这段时间,天气转凉而室内取暖期未到,人体的温度偏凉导致心里冷,脾胃易受寒。因此,应少吃寒凉之物,水果可以少量分几次次食用,不可一次大量的吃;胃凉者但凡冷、凉、生、硬的食物都要少吃。

  因为秋燥伤津,特别香燥、辛辣的食物也要少吃了,比如麻辣火锅、烧烤等,若是非要吃,在秋燥明显的地区,最好搭配滋阴的食物同吃,比如银耳羹、小米粥、红枣花生汤等。

  另外,《云笈七签》建议此节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尤其是晚上梦多、睡眠质量不佳的人可以参考。

  忌吃:动物肝脏、新姜、小蒜、动物肺脏

  《遵生八笺》:四季月勿食肝。意思是每个季节最后两个节气不宜吃肝脏,故秋季的寒露、霜降节气不宜食肝脏。

  《云笈七签》:季秋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

  《金匮要略》:三秋不可食肺。故整个秋季都不宜吃肺脏。

  霜降运动小贴士

  秋宜养收,如果因为运动使汗泄过多不仅伤阴,也伤阳气。所以恰到好处的运动方式是令身体发热又不至大汗。柔和的拉伸运动最适合多风的秋季,可以在室内,选择瑜伽、普拉提、太极、拉筋等各种自己喜欢的运动。天气逐渐变凉,久坐不动,令气血凝滞,务必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隔一个小时,活动活动肩颈、腰腿。

  霜降是「辞青」的节气,就像春天到来要去踏青来领受自然的美意。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九月·辞青》记载:「都人结伴呼从,于西山看红叶,或于汤泉坐汤,谓菊花水可以去疾。又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霜降起居小贴士

  霜降过后天气更凉了,早晨出门前,务必吃些东西。「凡早起空腹,不可往外。或天行时疫,或入病家,尤当谨慎。必须吃些饮食,而后治事。此为春秋,免风露之侵,养身至要之法。」

  交节期间,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以缓解疲乏。多事之秋的霜降时节,要特别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新鲜,这是神清气爽的保障。秋凉,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穿衣盖被,照顾肚皮。

  霜降情绪小贴士

  心情无极忧也无极乐,是涵养有德的境界;

  通晓人情却保持淳朴,是内心静定的表现;

  没有特别的嗜好欲望,是虚无恬淡的境界;

  对事物没有特殊爱憎,是心境平和的表现;

  心不为外界事物扰乱,是精神纯粹的表现。

  霜降茶饮小贴士

  无花果30克,蜂蜜10克。将无花果切碎,用沸水冲泡,可待稍凉加入蜂蜜调味,代茶饮。

  无花果有润肺利咽,润肠通便,补脾益胃,很适合秋气干燥时节饮用,可改善由气燥引起的咽喉肿痛,便秘,痔疮等症。秋燥伤肺胃之慢性咽炎、口干咽燥、干咳痰少、大便干燥、消化不良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