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谢晶日教授发现,肝脾两个藏象系统之间,具有“互用相荣”的生理关系。肝脾经气相通、升降协调、功能互用,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应该“肝脾同治”。
一、黄连与吴茱萸 黄连,味苦,性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吴茱萸,味辛、苦,性大热,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共奏清泻肝火、降逆止呃、和胃制酸之功。谢晶日教授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寒热错杂诸症的治疗。 二、黄芩与栀子 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栀子味苦,性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两者配伍,共奏清热燥湿、泻火除烦之功。谢晶日教授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因湿郁积热引起的胃脘部痞闷不舒以及湿热黄疸等诸症的治疗。 三、黄芪与泽兰 泽兰,辛散微温,善入肝脾,能和气血、利水湿、破宿血、消癥瘕、通肝脾之血、利营卫之气、行而不峻,与补气升阳、健脾磨积的黄芪相配,则消中有补,不损正气。谢晶日教授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肝硬化腹水证属血臌及慢性肝病肝脾大等症的治疗。 四、柴胡与芍药 柴胡,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升举阳气;芍药苦酸甘,敛阴、养血、柔肝。两者相用,一疏一敛,疏则治肝气郁滞,敛则护阴气内守,相互为用,则疏肝而不伤阴血,敛肝而不郁滞气机。又芍药缓急止痛,泻肝利胆;柴胡清胆疏肝,调理气机;两者合用,既能清胆,又能清肝,更能调理肝胆气机,可治疗肝胆气机郁滞证。谢晶日教授在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阳郁厥逆之手足不温、脉弦,以及肝脾气郁之脘腹疼痛诸症的治疗。 五、当归与川芎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滑肠。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入血海。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要,二药伍用,互相制约其短而共展其长,气血兼顾,养血调经、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力较单一药物更强。谢晶日教授在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月经量少、闭经、痛经等诸症的治疗。 六、苍术与薏苡仁 苍术,味辛、苦,性温,辛温升散,苦温燥湿,又可芳香化浊、燥湿健脾。薏苡仁,味甘,性淡,微寒,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是健脾补肺之要药,甘淡渗利,善治脾湿。薏苡仁健脾,配以苍术共奏燥湿健脾之功。谢晶日教授在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便溏泻等症的治疗。 七、砂仁与白豆蔻 砂仁,辛、温,功专于中、下二焦,偏于燥湿散寒,以醒脾宽中为要。白豆蔻性温、味辛,功专于中、上二焦,偏于条畅胃气,以止呕止痛为长。二者均为辛温芳香之品入脾胃经,相须为用共奏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之功。谢晶日教授在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脾胃虚寒、湿浊内蕴、气机不畅所致的纳呆食少、食积不消、胸闷不舒、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症的治疗。 八、石斛与北沙参 石斛,味甘微寒,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北沙参滋阴生津,清热凉血,善养肺胃之阴。两者相伍,共奏养胃阴、生津液、清虚热之功。谢晶日教授在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胃阴不足以及气阴两虚或阴伤引起的津枯液燥的治疗。 九、茵陈与赤小豆 茵陈,味苦性寒,气香主散,外达皮毛散郁热,内泄湿热而浊致新,能清肝胆、泻脾胃、消壅滞、调气机、利水湿、祛瘀热,为除湿退黄之要药。赤小豆味甘微酸,性平,能除水湿、通小便、消肿满,兼有益脾胃之力;入血分,行血中瘀滞,清血中热毒,补利兼渗湿。两药相配,共奏利水湿、退黄疸之功。谢晶日教授在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以及肝功能失常的治疗。 十、川棟子与延胡索 川棟子,性味苦寒,善入肝经,疏肝泄热,解郁止痛,并能清导湿热,杀虫疗癣。延胡索,辛苦性温,归肝、心、胃经,辛散苦泄温通,活血行气,长于止痛。两药配伍,一温一寒,寒温并用,一疏气分之郁,一行血中之滞,气血并行,脉络畅通,通则不痛,为行气活血止痛的常用药对。谢晶日教授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用于因肝经郁热、胃气不和而致的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等引起的胸腹胁肋疼痛等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