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亚健康”这个词,大家现在是越来越熟悉了,甚至有人说,现代人几乎都是“亚健康”。</p> <p> 由于人们在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在西医上说,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精神紧张综合征、神经衰弱、肥胖症等若干种。</p> <p> 别看亚健康非常普遍,但若是不加以重视,则会演变成更加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医对亚健康状态是如何定义的呢?又该如何及早加以干预呢?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吧——</p> <p> <strong> 中医对亚健康的主要症状归纳如下:</strong></p> <p> 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p> <p>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p> <p>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p> <p> 4.面色晦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p> <p>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p> <p> 6.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p> <p>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窜痛,乳房常有硬结。</p> <p> 8.口吐黏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黏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p> <p> 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37~38℃,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p> <p> 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记忆力下降。</p> <p> 如果有亚健康症状的小伙伴也不用太紧张,通过生活习惯和心理调适,还是易于改善的。这样做就好了——</p> <p> <strong>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保健</strong></p> <p> 一、运动保健</p> <p> 中医传统的运动保健有导引、武术和气功等,春秋时期,老子与庄子开创了“导引”以动“养身之术”,东汉华佗推崇“动则寿”的观念,创编了“五禽戏”。“动则寿”的核心是体育运动可以活动一身肌肤、筋骨、关节,达到疏经活络、振奋阳气、畅行气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p> <p> 二、心理保健</p> <p> 中医认为“形神合一”。形与神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相互作用的。神情之伤是形体病变发生的先导。因此,中医非常重视心理的养生保健,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主张以“恬愉为务”。保持乐观条达的心情,荣辱不惊,使情感波动不过于激烈,保持气血调畅,脏腑功能不受影响。</p> <p> 三、饮食保健</p> <p> 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在这里说饮食保健有二层意思:一方面是饮食要有节制,要适度,不可过多,要有科学性,保证身体必需的营养和能量就够了,不要过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亚健康人群中的不同类型做一些食疗药膳,即可食用,又可治病。在饮食保健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不能光注意摄入,还要注意排出,一定要注意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p> <p> 四、针灸按摩</p> <p> 经络是人体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通路,它能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经络具有传导感应、调节气血、调节虚实等功能。针灸按摩是通过刺激经络和腧穴,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人体气血流通,阴平阳秘。平时可以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太阳、风池、大椎等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强身健体、醒脑开窍、增强记忆力等作用。</p> <p> 祝所有的小伙伴们都可以告别亚健康!</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