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惊蛰时节,病毒活跃,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节气|惊蛰时节,病毒活跃,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惊蛰

  惊蛰在古代被称为“启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是惊蛰节气。这天太阳黄经达到345°,天气渐暖。

  为什么这个节气叫惊蛰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曾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每到这个节气,春雷都会渐多,雷声会把动物们给惊醒,故名为惊蛰。

  古代将惊蛰分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春雷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此时虫卵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习俗

  惊蛰的节气神是雷神,雷神地位崇高。在壮族里有一句俗语:“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是舅公。”可见雷神对于壮族习俗的重要性。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雷公出门办事期间,雷声轰隆,是不能办喜事的,如果私自办理,会受到雷公的惩罚——家庭不和睦,因此春雷频繁的天气里是不适宜婚娶的。

  第二个习俗是祭白虎,民间相传白虎是专门说人是非的,每年惊蛰时节就会出来觅食,如果碰到白虎,会遭到小人的算计,百般不顺。为了自保,民间会祭白虎,指祭拜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祭拜时,需要用猪血喂食,意思为吃饱后就不会再出口伤人,接着把生猪肉抹在纸老虎嘴上,使它嘴里充满油水,不会说人是非。

  惊蛰那天还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人,一边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俗称“打小人”。

  养生

  惊蛰期间,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了,让大家谈虎变色的禽流感,多发于这个季节,风热、感冒、咳嗽也多发于此季,因此养生方面我们要注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少吃禽类,以免被病毒传染。

  同时,在惊蛰这天,疏肝健脾是很重要的,如果这段日子觉得脾虚、胸闷、恶心,可以多按按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央,将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

  食方

  惊蛰季节我们要延续春季饮食清淡的原则,因此这道黄豆萝卜海带汤就很适合惊蛰食用。这道汤只放了一点点盐,煮出来的味道清甜,如果喜欢口味鲜一点的,煮的时候可以放一点黄豆酱,出锅时滴几滴香油。

  食材

  生黄豆、白萝卜、海带、葱白、盐、胡椒粉、香油。

  做法

  ①将黄豆提前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

  ②萝卜洗净切片,葱白洗净切段,海带洗净切丝;黄豆加水下锅用大火煮,然后转小火煮半个小时。

  ③在锅里放入葱白、萝卜、海带,加入一起煮,加少量的盐和胡椒粉起锅。

  功效

  健脾清肺、助消化、利肠胃。

  禁忌

  惊蛰饮酒有禁忌:

  一饮荤酒,饮酒时要配以丰盛的荤菜。

  二饮坐酒,要找个舒服的地方,坐着慢慢饮。

  三饮慢酒,要慢慢品尝,忌酗酒。

  四饮正酒,要饮正规酒厂出的酒。

  此时细菌开始加快繁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应该多吃梨清清火,也不会伤到元气,而且在民间也有惊蛰吃梨的习惯。饮食上,应该少吃酸,多吃甜,这样肝脾才会相互协调。

  惊蛰来临,让我们放慢脚步,感受春天,还要轻声细语,免得惊扰了动物们的美梦。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