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降低妊娠期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孕期合理膳食:由于现在妊娠期妇女营养过剩及缺乏运动现象普遍,造成胖小子和大闺女多见。实际上胎儿过大,不仅会加重盆底支持结构的负担,也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二、恰当盆底锻炼。盆底肌锻炼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反复收缩锻炼盆底横纹肌的方法,增加肌肉体积、提升肛提肌在骨盆内的位置,增强盆底肌肉的强度和支持作用。研究表明,正确的盆底肌锻炼不但可以帮助控制孕期体重,而且可以增强盆底肌肌力,减少孕期、产后尿失禁发生的几率,也可增加产力,降低难产发生率。但是盆底肌的锻炼方法一定要正确,不恰当的收缩盆底肌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进行孕期及产后盆底肌锻炼前,孕妇及家属应了解盆底结构功能的基础知识,由产科医生对产妇盆底肌的强度和收缩情况等做全面评价,并在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始盆底肌锻炼。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前置胎盘等疾病的孕妇,不适宜进行盆底肌锻炼。
三、良好生活习惯。孕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咳嗽或打喷嚏前应主动收缩盆底肌肉;预防呼吸道疾病、及时治疗咳嗽等;避免剧烈运动;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细粮搭配合理,预防便秘。
孕期及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社交活动、体育锻炼和性生活,可能导致精神抑郁、孤独、心理障碍等,应加以重视并及时治疗。大多可通过非手术治疗——盆底肌锻炼、盆底肌电刺激、膀胱训练等方法改善和治愈,部分严重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治疗难度并不大,但一定要及早、正规治疗,并坚持锻炼养成良好习惯,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