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前辈曾说:“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一个很微小的动作,都是周身运动的结果。这句话说得很有分量。实践证明,只有练到这种程度,才算周身协调。达到纯熟,就会应变灵活,或化或发都出整劲。练时由动得静,用时由静极生动,或动或静皆出自然。
学拳重在练,理论上的明了是为了不走弯路。人的精力有限,寿命有限,走上几年弯路很可惜。就太极拳理论而言,原则性的要求好说,而练好、练到位、练到家绝非易事。除上述基本要领外,从体到用还需要把握三种运动状态。
一是运动如抽丝。太极拳的这种劲路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拳种都讲究迅捷威猛,从体到用是统一的。而太极拳的劲路,体和用是分开的,两码事。在练拳时,要通过腰的旋转,带动四肢旋至少要了解两个方面:了解太极拳,了解自己。概括地说,太极拳是一种调节气血、调动人体潜能、攻防兼备的内家拳。其功用是动中求静,激发真气,以柔克刚。也就是说,练这种拳,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其次才是防身自卫。健身是本,防身是末。为健身者可练,为防身者也可练。
太极拳什么人都能练,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好。至少有四种人不能练:一是好动不好静的人,二是争强好胜的人,三是私欲心强的人,四是善于巧取方便的人。这四种人有一共同点,就是心不安。心不安是练太极拳的致命弱点,即使练,也不会出什么大的效果。当然,人的心性是可以改变的,如果通过练拳,生理、心理、都有所改变,那就再好不过了。
练太极拳还要明白太极拳在强身和攻防中的作用。一般人都知道,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练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远非如此而已,它要舒展的不仅仅是筋骨,而是人身的“司令部”和“嫡系部队”,那人的“心胸”和气血“。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会非常有效地调整身体机能的平衡,从根本上强化各器官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在身体的深层完成减耗增益,促使年轻者永葆青春,年老者延年益寿。练太极拳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练的问题。
说到攻防作用,多数练拳的人都喜欢研究招数,研究劲路,这些不是不可研究,而是不可太执着。中国的拳种数不胜数,各有各的路数,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化应变能力。最高境界就是使应变能力达到神化的程度。招法仅仅是就强者对弱者而言、老师对学生而言,若是两强相遇,什么招法都派不上用场,成败都在瞬间的应变。
如果承认这一道理,我就敢说,太极拳是锻炼人的应变能力的最优秀的拳种,它走的是一条捷径。因为它的每一项要求都是从人的精气神入手,调动的是潜能,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应变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功夫,真功夫的作用在逻辑上通常是不好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