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冬天 只需一碗暖暖的滋补汤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日。

  冬季气候很干燥,人们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滋补汤,该是多美的事情。精通厨艺的人都知道,要煲出一锅靓汤,需要用各种辅料,通过多种渠道,将美味合一。通过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一定要遵循科学原则,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怎样才能够煲一锅自己需要的那锅暖汤,还是需要技巧的。

  早在商代,商汤王的御厨伊尹,精通烹调,同时善于配制各种汤液治病。他尝试把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放在一起煎煮,由此诞生了中药复方,即方剂。因此古有“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一说。《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可以是汤药,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汤的雏形。

  那我们来学学煲汤的技巧吧!

  一、煲汤原则三煲四炖:

  三煲:煲汤一般需要3小时。四炖:炖汤需要4~6小时。

  二、煲汤的技巧:

  1、时间的把控:

  煲汤在烹制上并不很烦琐,但是需要的烹调时间很长,有些耗工夫。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慢慢在火上煲即可。

  2、火候的把控:

  掌握火候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煲,火候掌握在汤沸腾即可。如果让汤汁大滚大沸,肉中的蛋白质分子破坏。开锅后,小火慢煲,一般情况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2、汤汁的把控:

  小火慢煲时中途不能打开锅盖也不能中途加水,因为正加热的肉类遇冷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汤便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味否则影响汤的口感。

  3、汤料选择把控:

  在汤料的选择上,用来炖的一定不能用来煲,如:参、茸、燕窝等。大多数北方人认为煲汤要加香料,诸如葱、姜、蒜、花椒、大料、鸡精、味精、料酒之类。事实上,煲汤的真正意义是不用这些香料的,一片姜足矣。

  喝汤讲究原汁原味,只要煲的时间够,汤的鲜美味道自然会飘溢出来。

  其实把煲过汤的肉料取出,以生抽、葱姜丝、辣椒丝调成蘸料配食,入口十分美味。这是我告诉大家的一个绝招。

  三、汤的种类

  一般分为滚汤、煲汤、炖汤、煨汤、清汤等。

  四、器皿的选择

  煲汤器具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砂锅为宜,劣质砂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煮酸性食物时容易溶解出来,有害健康。内壁洁白的陶锅很好用,新买的砂锅第一次先用来煮粥或是锅底抹油放置一天后再洗净煮一次水,完成开锅手续才开始用来煲汤。

  五、什么体质,适合喝什么汤

  1、内火旺盛的人,就要选择性甘凉的汤料,如绿豆、薏米、海带、冬瓜、莲子等,以及剑花、鸡骨草等清火、滋润类的中草药。

  2、身体寒气过剩的人,那么就应选择一些性热的汤料,如人参等。诸如冬虫夏草、参类的草药,在夏季是不宜入汤的。

  即使在秋冬季,滋阴壮阳类的大补草药,也并不适合年轻人和小孩子。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