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钙化,变形等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临床病因:
1、颈部受伤;
2、过度劳累(长期伏案工作)韧带、软组织损伤;
3、受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受阻;
4、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发生老化,颈部的韧带、筋膜、小关节囊等组织也会肥厚。这些老化的组织刺激压迫邻近的神经根,椎动脉,脊椎及颈部的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颈椎一共分7节,低头最高处为第7节颈椎,依次向上为6、5、4、3、2、1
中医病理:由于经络运输不通畅,营养的运输及废物的向外排出都发生障碍,轻者导致局部酸麻胀痛,(不通则痛)营养不足的头晕,废物排不出去使颅内压升高的恶心呕吐,重者,过度营养堆积会使骨头营养过剩,导致颈椎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1、颈型:颈部出现酸麻胀痛,僵硬。转动不灵活。偶有骨质摩擦声,反复落枕,时轻时重,可持续数月甚至半年,检查有压痛感,x射线检查显示曲度发生改变。
2、神经根型:颈椎组织粘连,关节错位等病变使神经受压刺激所致(一般是5—7节压迫居多)。其症状是侧臂手指发麻发木,检查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曲度变小,变直。
3、椎动脉型:检查颈椎1—3节有增生,椎体错位,生理曲度变化等一系列症状刺激椎动脉神经,压迫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者是椎动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的头晕,头痛,眩晕,头蒙,头脑不清醒,或者引起眼压增高,眼胀,眼困视物模糊等症状。
4、交感神经型:检查颈椎3—5节椎体错位,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压迫腹腔内的交感神经,导致内脏功能紊乱。出现四肢发麻,发凉。当压迫到胃感神经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5、脊髓型: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肥厚等症状压迫脊椎神经,导致双下肢麻木,走路不稳,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下肢无力,肢体麻木肋力减退,出现病理性反射,严重者可发生截瘫,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导致下肢瘫痪。
保健与治疗
保健
1、保持良好的坐姿2、避免颈部的过度劳累
3、避免受风寒湿邪侵袭4、宜低枕入睡
治疗:
1、牵引疗法:专业性强,但长期牵引会使颈椎韧带松弛损伤,一般牵引的重量是15~64公斤
2、药物治疗:吃一些消炎药止痛药(如芬必达,颈痛灵,颈复康等,或者是贴药)只可缓解,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
3、按摩:初期可以按摩,长期按摩会使颈部肌肉肿胀,软组织损伤,甚至越按越重,按完之后只能缓解,不能很本治疗
4、手术治疗:适宜病情严重,但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大,一般成功率只有37.8%,且多种方法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而且费用比较高,有一定的危险性
5、针灸理疗:可直接抗炎止痛,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改善血液微循环,疏通经脉,活血疏筋,恢复退化机能,修复磨损部位的作用。愈后:颈椎病的早中期愈后非常良好(经过合理治疗后)。能基本恢复疗前状态,颈椎病晚期经合理治疗,症状会有所改善,长期针灸理疗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