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了不新鲜的海鲜会过敏,是因为一种叫组胺的物质。
当海鲜保存不当,变得不新鲜时,污染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会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当组胺积蓄到一定量时,食后便有中毒的危险。这种中毒不只是出点红疹子、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成年人一次摄入组胺的量超过100毫克时,就能引起食物中毒。除海鱼外,淡水鱼中的青鱼保存不当,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容易引发组胺中毒的鱼类主要有鲐鱼、马鲛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大部分都是青皮红肉鱼类。另外,腌制咸鱼时,鱼不新鲜或腌得不透,含组胺较多,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这种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因为在温度为15~37℃的条件下,组氨酸易于分解形成组胺,从而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