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如何健康过三伏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一过,就已经进入了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此时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发的还要多,因此,人们会感觉到酷暑难耐。还有几天就要到“三伏”中的“初伏”了,来了解一下如何健康度过三伏吧!

  入伏后要注意

  贪凉

  天气炎热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吹空调或吃冷饮。但是,凡事都应有个度,这个季节是出汗散寒的最好时候,如果一味地贪凉,给身体、肠胃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油腻

  夏天很热,人的胃口也会不太好。如果吃多了油腻食物,会给肠胃造成负担。此外,过咸或过于辛辣的食物会消耗人体的水分,而夏季出汗多,很容易使身体缺水。

  晚睡

  夏季昼长夜短,这让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但也不宜太晚。因为熟睡时人体需要分泌激素,以保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如果长期晚睡,很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

  湿气

  夏季除湿也是一等大事,夏季也是雨季,很多人还有打地铺、洗澡不擦干的习惯等等都会让你的体内聚集湿气。它会使人水肿、消化不良、易发胖、精神萎靡等等。

  懒散

  夏天一到很多人都懒懒的不想动,在三伏天可能会更加明显。但不经常运动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对身体可没有好处噢。

  焦虑

  天气炎热时,心情也会跟着烦闷。并且,中医认为,情志对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有影响的。因此,即使天气闷热,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给自己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放松心情、缓解焦虑。

  入伏后如何保养

  饮食

  入伏之后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高温天气。不注意就容易中暑。因此,大家应多吃一些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绿豆、酸梅、苦瓜、丝瓜等。

  同时,天热时出汗较多,因此补充水分也很重要。还有,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保暖

  盛夏之季说保暖,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需要注意。办公室、商场、公共交通等到处都有空调,如果不随时多带件外套,很可能会患上“空调病”。并且,在外面已经吹了很久的空调了,到家最好就不要再吹,让身体有出汗的机会吧。

  运动

  很多人都会认为,夏天天气这么热,已经流了很多汗了还需要运动吗?是的,夏天运动肯定会使人汗流浃背,但这是主动出汗,而被热得出汗则属于被动出汗,这两者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夏天多出一些汗,可以有效地排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所谓“冬病夏治”,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

  当然也可以在三伏天内做三伏灸,起到更为直接的功效。在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