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针灸治急—抽搐篇

  此篇为针灸专栏“针海拾遗”第十篇。(对于专栏大家想看哪些内容呢?可与底下回复哟!)

  中医的“慢效”经常受到人们的攻伐,然非是中医不能救急,而是中医人缺乏对救急之法的了解,今谈谈针灸救急:抽搐(痉证)治疗之法,望指正。

  本文总分四个篇幅,此篇为最后一篇,阅读前期推送:

  针灸救急之高热篇!

  中医并非“慢郎中”:针灸治急症(内附贺普仁治心绞痛验案)

  针灸治急—厥证篇(内有多位名医治疗经验)

  一、概述

  (1)抽搐:是指四肢(或躯干、颜面)不随意的肌肉抽动、痉挛,或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噤不开为主的病症。又名“痉”、“瘛(瘈)瘲”。

  文献资料:《张氏医通·瘈疭》“瘈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

  《温病条辨·痉病瘈疭总论》“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瘈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瘈也”

  首见《内经》,其认为与感受风、寒、湿、热邪有密切关系: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灵枢·热病》:"热而痉者死。"

  《金匮要略》:瓜萎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治疗痉证的主方。

  大承气汤----温病学派治疗"热甚致痉"先导。

  唐?孙思邈《千金方》首提“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致痉。

  明代?张景岳----阴虚精血亏损

  《景岳全书·杂证谟·痉证》“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清代温病学说----提出“热极生风,热甚津伤”----病因学说更趋完善。

  《临证指南医案》“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厥矣。”

  (2)本证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常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先天发育障碍、癫痫、小儿惊厥、癔病性抽搐等;其他如感染性疾病(高热)、破伤风、中毒、高血压脑病、代谢障碍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亦可导致抽搐。

  二、病因病机

  热盛风动、热入营血、筋脉失养。

  肝主筋,主藏血,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

  l热动肝风

  l水不涵木,风阳内动,

  l血虚肝失滋养,虚风内动,

  l邪壅经脉

  -----筋脉拘急,项背强急,甚至角弓反张。

  ★肝肾阴虚→血不养筋—→水不涵木,

  ★高热→伤阴(营血津液)—→筋脉失养

  ★血家汗法或汗家血法—→动风。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起病突然,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

  2.外感--起病前多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内伤--常有素体虚弱,反复发作抽搐史,或有失血过多史,或有汗、吐、下太过史等。

  3.血常规、生化、脑脊液检查,头颅CT、MRI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