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我们都不陌生,是很多地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尤其在四川等地。花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生产和食用历史,事实上,花椒不仅是调味品这么简单,它还是不可多得的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中医“神药”
据说,汉代皇后的宫殿叫椒房殿。因为宫殿建好以后,匠人们会拿来一些花椒,研碎和泥土进行混合,做成泥浆涂抹宫殿的墙壁。花椒寓意多子,用它涂抹墙壁,期望皇后多生几个皇子,让皇室生生不息。
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主治积食、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泄泻、痢疾、蛔虫等病症。
其实花椒除了做调料,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温中止痛的花椒
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中记载花椒“除六腑寒冷,…心腹留饮宿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止泄泻”。
对于受凉或吃了凉东西引起的胃部及腹部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泄泻、打嗝,都可以用花椒治疗。
1.准备30粒到40粒花椒。
加两碗水煮成一碗,然后分两次喝下。
喝的时候,根据自己口味加些糖或者盐,可治疗受凉引起的胃痛、胃胀。
2.可以直接吃花椒,治疗受凉引起的急性胃痛、腹泻。准备花椒10颗,用温水一次性服下,能起到紧急止痛止泻的作用。
3.受凉后引起打嗝不止,也可以用花椒治疗。取50克花椒。
炒黄,碎成细粉,越细越好,放在瓶里备用。
每次取出5克,用温水冲服,一天两次。
注意:花椒味辛,性温。孕妇不宜多吃。如果容易脸红、发热、经常口干舌燥,属阴虚火旺或者阳盛体质的人,也不宜多吃花椒。如果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属于中医上的热痹,切记一定不能用花椒治疗。
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外界环境可能不那么潮湿了,很多人还是需要花椒来调理一下,因为我们体内的湿气重了。其实,体内的湿气也是肾和脾没有协调作用所导致的,那么湿气祛除最重要的还是调理五脏,将你的五脏调理好,湿气自然而然的就去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