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孩童出生开始到10岁之前,有一个很明显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是生长迅速。”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来我馆抱着孩子看儿科医师的非常多,有些体质差易反复感冒,这就是孩子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但是袁晓红、刘炳均等儿科医师往往只开了两三付药,便发现孩子便没有复诊,回访一下,发现父母回答都已经痊愈,这也是孩子生长迅速的一大特点。
小儿脏腑娇嫩
TeDian(壹)
小孩子脏腑娇嫩,脾胃吸收、消化食物的功能没有完全形成,按中医的五行思路来的话,脾为土,肺为金,土生金。脾便是“母亲”,肺是“孩子”,如果“母亲”出了问题,“孩子”也一定会有不足。所以脾胃受伤,肺也会随之受到伤害。反之亦然。
为什么会出现脾胃受伤的情况呢?
尤其现在夏季来了,我馆儿科医师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温度高了,孩子生病的可并不见得减少。这便是很多父母给孩子吃冷饮,伤害了孩子的脾阳,吹空调,扼制了孩子的阳气生发。还有就是父母一直有个错误的概念,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给买,看到自己孩子吃的多,心里暗自高兴:“我孩子的胃口真好,让他多吃点。”于是孩子就出现了过敏、老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脾胃尚未发育完全,家长让其不健康饮食,伤脾阳,遏制了阳气的生发,导致一系列问题。
小儿形气未充
TeDian(贰)
《庄子·天地》里记载:“物成生理谓之形”,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形”。“形”就是身体的本质。孩子的“形”呢?古代说“形”一般指外表,小儿娇弱,嫩嫩的,不强壮,身体没有充实起来,这就是孩子的“形”。
孩子的“气”又是什么呢?中医认为,“形”是我们身体的物质基础,气是使身体里的物质动起来的那股力量。气推动的结果就导致了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可以正常运转。形是有形的,气是无形的。孩子“形气未充”便是有形的形和无形的气,两方面都没发育完全。
所以,由于此种特点,所以孩子很容易发生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一出现咳嗽发热感冒的现象,就会去医院,基本打针输液服用抗生素类药。孩子可就受罪了,一次好了,一旦有风吹草动又开始了。反反复复,家长的操碎了心。
为什么抗生素会造成反复感冒得现象?
其实就是小儿阳气受伤,虽然说小儿为纯阳之体,生发快,但是也易受伤。过分使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也是控制炎症的有效手段,但不能一感冒就用,一般病毒性感冒用了也没有用,因为抗生素是寒凉药物,用得频繁了,就会损伤阳气,造成阳气不足。每次输液后常会出现腹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或者腹泻,出虚汗等,体质反而更差,疾病经常反复。
小儿生长迅速
TeDian(叁)
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再加上抗生素的常年“吞蚀”。家长们可能要忧心忡忡了,觉得自己每天都得提心吊胆地照顾孩子。其实,孩子的另外特点“生长迅速”给予了希望。
我们生活中都可以随时见到,孩子每天都在长,每天在变。如上文中小编提到的到我馆看到儿科医师的小朋友,服用两三付药,没复诊,两三天回访后孩子其实早就活蹦乱跳了。
从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特点来看,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脾阳受伤,遏制了阳气,孩子正气不足、阳气不足,导致外邪侵袭。正气也是西医所说免疫力,便总引发感冒、咳嗽、哮喘、鼻炎、消化不良、厌食等。冬日寒凉,孩子不好动,寒气藏在身体,而热天来临,家长给孩子吃水果冰、雪糕、呆空调房,等于就是寒上加寒。
如何解决?
“冬病夏治”三伏贴
夏季三伏天便是驱寒气、生发阳气、充盈正气的大好时机。此时采用三伏贴。可针对性治疗小儿:提高免疫力,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各类鼻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等。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便有记载,三伏贴之疗法。
上文我们提到孩子生病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脾阳受伤,遏制了阳气,孩子正气不足、阳气不足,导致外邪侵袭。此时利用盛夏三伏之际,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养阳,生发阳气,很容易驱除蕴结在体内的寒气
神农中医馆将传统疗法融于现代之中,三伏贴便更为合理化,更为精进化。
何为合理化
神农中医馆采用一人一方制,医生问诊,开穴位方,医生根据每人症状,情况来贴对应的不同穴位,使达到疗效最佳。
何为精进化
三伏贴由老中医探讨而成的秘方,其药性更为温和,更适合宝宝的娇嫩的皮肤。
此法让孩子不用吃药,减轻孩子脏腑负担,再加上孩子“生长迅速”,意味着0-10岁的孩子贴三伏更易驱寒,生发阳气,充盈正气。调理孩子体质。孩子就如同一个嫩草,只要稍稍顺势一拨就可以调理好,而三伏天绝佳时机加上三伏贴疗法就能轻松完成这“一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