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药有药性,药穴同源,掌握好人体穴位的药性,你将百病不侵。

  夫所谓穴义者,即各穴具有之主要特性也,知其性之所在,而后明其功用之特长。故研究针灸术者,不知穴之性质,亦犹讲求方剂,而不识其药性,药性既不之识,乌得谓为讲求方剂者哉?愿吾侪同志,凡研究经穴时,必首重乎性质,而推求其功用可也。

  第一节气类穴义

  中府—理肺利气

  云门—开胸降气

  尺泽—调肺气

  列缺—逐水利气

  鱼际—清热利气

  合谷—升气降气行气宣气

  曲池—行气

  肩髃—理肺舒气

  巨骨—开肺降逆气

  气户—利气

  天枢—调肠胃之气

  水道—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缺盆—开胸降气

  三里—升气降气调中气

  陷谷—调胃气

  隐白—升阳气

  公孙—运脾气

  三阴交—行气降气

  大包—行胸腹中诸气

  神门—除心内郁结之气

  攒竹—宣泄热气

  天柱—理气治气乱于头

  大杼—理气道

  复溜—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

  通谷—理五脏之乱气

  彧中—开胸降冲气

  俞府—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大陵—降心气除浊气

  劳宫—清热理气

  肩井—镇肝气降逆气

  阳陵泉—行气导浊

  大敦—泄肝气

  太冲—降气

  关元—驱腹中一切冷气

  气海—固元气振阳气凡一切气疾俱以此穴为主

  中脘—解郁气升清降浊利气

  膻中—升脾气降胃气

  天突—降气

  大椎—调和卫气

  上星—泻诸阳热气

  膏肓—补阳气

  第二节—血类穴义

  曲池—行血

  三里—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隐白—止经血

  三阴交—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血海—调血

  膈俞—统理全身之血

  膈关—行血

  委中—清血

  承山—清热血

  昆仑—下血

  交信—调经血

  间使—行血

  阳陵泉—行血

  行间—行瘀破血结

  太冲—通经行瘀养血凉血

  曲泉—清血凉血养血

  中极—调经血止崩漏

  血海[2]—调血[3]

  承浆—宣通血脉

  大椎—散瘀血

  上星—止头部诸衄血

  第三节虚类穴义

  太渊—润肺

  天枢—补虚损调经血

  三里—益胃补气血

  上廉—益胃

  解溪—益胃

  陷谷—益肝补胃

  隐白—补脾益气升阳

  公孙—补中运脾阳

  三阴交—补三阴壮阳益精生气血

  地机—补脾益阴精

  阴陵泉—补脾滋阴益气血固精

  神门—宁心神利气补阳

  肝俞—补肝调血

  肾俞—补肾益精

  膏肓俞—益气振阳

  涌泉—补肾益精滋阴

  然谷—益肾振阳

  太溪—益肾振阳滋阴

  照海—益肾阴

  水泉—益肾阴

  复溜—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交信—补肾滋阴

  阴谷—益肾阴

  大敦—益肾胃

  太冲—养肝血

  蠡沟—益肝

  曲泉—养肝补血

  章门—补五脏益气血

  曲骨—补真气益精

  中极—益精补气血

  关元—固下元益精气

  气海—补气振阳益肾精

  神阙—补气血益肾精

  中脘—振阳益胃补六腑

  第四节实类穴义

  中府—泻胸膈

  尺泽—泻肺

  列缺—泻肺

  太渊—泻肺

  少商—泻肺

  天枢—通肠遂秽

  三里—泻胃降浊

  丰隆—泻胃折痰通大便

  太白—通肠逐秽

  公孙—泻脾

  商丘—泻脾

  阴陵泉—泻心

  神门—泻心

  少冲—泻心

  通里[5]—泻心

  腕骨—泻脾

  肺俞—泻肺

  然谷—泻肾

  太溪—泻肾

  照海—通肠逐秽

  水泉—通肠逐秽

  俞府—泻肺

  曲泽—泻心包络

  内关—泻心包络

  大陵—泻心包络

  劳宫—泻心包络

  中冲—泻心包络

  关冲—泻三焦

  外关—泻三焦

  支沟—泻三焦

  阳陵泉—泻胆通大便

  绝骨—泻胃降浊

  大敦—泻心

  行间—泻肝

  太冲—泻肝

  中封—泻肝

  蠡沟—泻肝

  章门—泻心

  中极—泻肾

  关元—泻膀胱

  中脘—泻腑导浊

  上脘—泻胸膈

  巨阙—泻胸膈

  膻中—泻胸膈

  天突—泻肺

  长强—通肠逐秽

  第五节寒类穴义

  列缺—理肺寒

  曲池—行气血理手臂寒冷

  归来—治下元寒冷寒疝

  三里—治胃寒腹中寒冷

  厉兑—温下焦治足寒如冰

  隐白—温脾壮阳理中下寒

  公孙—理心腹寒

  三阴交—温中下焦治血寒及一切寒冷

  阴陵泉—温中焦理脾寒

  后溪—发表寒

  肾俞—温下焦治足寒冷

  然谷—温下元助肾火

  大敦—温肝暖下元治寒疝

  曲泉—理血寒及腹中寒

  章门—治脏寒横聚

  关元—温下焦暖子宫

  气海—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中脘—温中暖腑治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膻中—理中焦治胸寒

  大椎—发表寒

  百会—为诸阳之首理头寒

  第六节热类穴义

  中府—泻胸中热及身体烦热

  云门—清四肢热

  尺泽—清肺热

  鱼际—清肺热

  少商—清五脏热

  合谷—清气分及头面诸窍之热

  曲池—清气血表里及头面诸窍之热

  肩颙—清四肢热

  缺盆—清胸中之热

  天枢—清大肠热

  水道—清三焦膀胱胃中诸热

  气冲—清胃热

  三里—清胃热腑热

  上廉—清肠胃热

  下廉—清胃热

  丰隆—降肠胃热及痰热

  解溪—泻胃热

  三阴交—清血热平肝热

  通里—清心热

  神门—清心热

  少府—清心热

  后溪—清表热

  大杼—清胸中之热

  风门—清胸背之热

  肺俞—清肺热

  心俞—清五脏之热

  肝俞—清五脏之热

  脾俞—同上

  肾俞—同上

  魄户—同上

  魂门—同上

  意舍—同上

  志室—同上

  委中—出血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

  然谷—清肾热

  曲泽—出血清血泻心热治暑热

  内关—清心包利六腑解心胸中之郁热

  大陵—清心胸热

  劳宫—清心膈热

  关冲—清三焦热

  支沟—清三焦热

  丝竹空—清头目热

  阳陵泉—清肝胆热

  悬钟—清三阳及脑热

  上脘—清心胃热

  大椎—清表热

  风府—清胸中之热

  百会—清头部热

  上星—清头目鼻中诸热

  金津—出血退心胃之热

  玉液—出血退心胃之热

  第七节风类穴义

  尺泽—治四肢肿痛邪风

  列缺—搜麻痹风邪

  鱼际—理肾清肺扶正逐邪

  少商—治惊风喉风及一切风邪

  曲池—搜周身风邪

  肩颙—搜经络之风主周身四肢

  颊车—理口噤歪斜诸风邪

  地仓—理口噤歪斜诸风邪

  三里—搜四肢风邪

  三阴交—理周身四肢中风

  风门—治腰背诸风

  委中—治腰腿诸风

  昆仑—治风邪挛急

  然谷—治婴儿撮口脐风

  瘛脉—驱头面风邪

  风池—治头风外感风邪

  环跳—搜经络之风主四肢

  风市—治腰腿风邪

  阳陵泉—舒筋利节搜四肢风

  大敦—舒筋调肝祛邪

  太冲—治惊痫筋痹风邪

  膝关—治足膝诸风

  承浆—治口歪偏风

  风府—搜周身风尤治头风外感风邪

  百会—治暴中风头风

  囟会—治鼻寒头风

  水沟—治暴中风头面风邪

  八风—治腿脚风邪

  八邪—治手臂风邪

  第八节湿类穴义

  曲池—行温

  阴市—祛湿

  犊鼻—祛湿

  三里—燥温祛湿

  上廉—祛湿燥湿

  下廉—祛湿

  伏兔—利温

  丰隆—祛寒湿

  三阴交—化湿行温

  委中—利温

  昆仑—行湿

  然谷—利温

  太溪—利湿

  复溜—清热化温

  内关—清热利温

  阳陵泉—清热

  悬钟—祛湿

  风市—利湿

  中脘—清热化湿

  [2]血海:原为气海据后表改。

  [3]调血:原为泻血,据后表及《中国针灸经穴学讲义》改。

  [5]通里:原为通星,穴名,据文义改。

  穴位于中药的对应关系

  第1章解表类

  一、合谷配复溜-麻黄

  二、大椎-桂枝

  三、太渊-紫苏叶

  四、风门(灸)-羌活

  五、风府-防风

  六、天柱-藁本

  七、风池(泻)-薄荷

  八、少商(点刺出血)-牛蒡子

  第2章涌吐类

  一、手四穴(针出血)-食盐

  二、內关(补)-藜芦

  第3章泻下类

  一、阳陵泉(泻)配足三里(泻)-大黄

  二、丰隆(泻)-火麻仁

  三、中脘-巴豆

  第4章清热类

  第一节清热泻火类

  一、曲泽(针出血)-石膏

  二、神门(泻)-栀子

  三、上脘(泻)-淡竹叶

  四、睛明(泻)-决明子

  第二节清热凉血类

  一、神门(泻)配太冲(泻)-犀角(用代用品)

  二、十二井穴(针出血)-牛黄

  三、大陵(泻)配曲泉(泻)-鲜地黄

  四、金津、玉液(俱针出血)-玄参

  五、间使(泻)-牡丹皮

  六、行间(泻)配中极-赤芍

  七、鱼际(泻)配太溪(补)-地骨皮

  第三节清热燥湿类

  一、合谷(泻)-黄芩

  二、神门(泻)配曲池(泻)-黄连

  三、委中(针出血)-黄柏

  四、行间(泻)-龙胆

  五、上廉(泻)-苦参

  第四节清热解毒类

  一、足临泣(泻)-连翘

  二、少冲(针出血)-山豆根

  第5章化湿类

  一、胃俞(灸)-藿香

  二、足三里(泻)配三阴交(补)-苍术

  三、足三里(泻)-厚朴

  四、膻中(灸)-白豆蔻的功效与作用'target='_blank'>白豆蔻

  五、三阴交(泻)配隐白(补)-砂仁

  六、阴陵泉(补)-草豆蔻

  第6章利水渗湿类

  一、內关(泻)配三阴交-茯苓

  二、水分(灸)-猪苓

  三、涌泉(泻)-泽泻

  四、大敦(灸)-车前子

  五、胆俞(泻)-茵陈

  六、膀胱俞(泻)配委中(泻)-滑石

  七、脾俞(灸)-薏苡仁

  八、太溪(泻)配风市-防己

  九、少泽(泻)-木通

  十、小肠俞(泻)-瞿麦

  第7章祛风湿类

  一、风府(泻)配风市(泻)-独活

  二、大敦配阳陵泉-五加皮

  三、阳陵泉(泻)配三阴交(补)-木瓜

  四、足三里(灸)配环跳-秦艽

  五、环跳(泻)-海桐皮

  六、大杼-虎骨(用代用品)

  第8章温里类

  一、神阙(灸)-附子

  二、隐白(补)-干姜

  三、关元(灸)-肉桂

  四、阴陵泉(灸)配三阴交(灸)-吴茱萸

  五、中脘(灸)-高良姜

  六、曲泉(灸)-小茴香

  第9章开窍类

  一、十宣(针出血)配四关-麝香

  二、水沟-石菖蒲

  第10章安神类

  一、大陵(泻)-朱砂

  二、心俞(泻)-琥珀

  三、复溜(补)配颈百劳-牡蛎

  四、涌泉(补)-柏子仁

  第11章平肝息风类

  一、肝俞(泻)-石决明

  二、百会(泻)配太冲(泻)-天麻

  三、足临泣(泻)-白蒺藜

  第12章理气类

  一、中脘(补)配胃俞(灸)-橘皮

  二、脾俞-大腹皮

  三、天枢(泻)-枳实

  四、章门(不补不泻)-香附

  五、天枢(灸)-木香

  六、俞府(灸)-沉香

  第13章理血类

  一、隐白(泻)-三七

  二、阴陵泉(泻)-白茅根

  三、气海(灸)配三阴交(灸)-艾叶

  四、曲池(泻)配三阴交(泻)-川芎

  五、内关(泻)配阳陵泉-乳香

  六、支沟(泻)-红花

  七、血海(泻)-延胡索

  八、太冲-五灵脂

  九、肩井(泻)-牛膝

  十、大肠俞(泻)-桃仁

  第14章补益类

  第一节补气类

  一、神阙(灸)配气海-人参

  二、膻中(灸)配隐白(补)-黄芪

  三.公孙(补)配三阴交(补)-山药

  四、三阴交(补)-白术

  五、足三里(补)配三阴交(补)-甘草

  第二节补阳类

  一、命门(灸)-鹿茸

  二、肾俞(灸)-肉苁蓉

  三、腰阳关(补)-锁阳

  四、肾俞(补后灸)配阳陵泉-杜仲

  五、悬钟(补)配中极(补)-菟丝子

  第三节补血类

  一、中极(灸)-熟地黄

  二、太冲配肝俞-白芍

  三、肝俞(灸)配脾俞(灸)-当归

  四、肺俞(灸)-阿胶

  五、肝俞(灸)配肾俞(灸)-拘杞子

  第四节补阴类

  一、鱼际(泻)配足三里(补)-沙参

  二、膏盲(灸)-麦冬

  三、大杼-桑寄生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