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艾灸宜选陈年艾 灸法不同功效有异

  端午临近,街头巷尾开始飘起来艾叶的香味。

  说起艾叶,便不得不说起时下备受大众推崇的艾灸养生,随着人们防病养生意识的提高,艾灸走入了更多寻常百姓家。

  艾灸选艾宜选陈年艾

  不少人在选购艾条时迷糊了,怎样的艾条才是好的?烟台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吴长岩表示,艾绒宜选用陈年艾,陈艾不伤阴不伤血,灸时不痛。陈艾的艾色土黄者为佳,发绿的为当年艾;陈艾气味芳香,当年艾则有一股青草味;燃烧时,陈艾烟气轻柔,袅袅而上,燃烧后留灰白色的灰,当年艾则是一条线笔直而上。最重要的是,陈年艾火不急不燥,柔和通透不烈,使人感觉舒服。

  古代有诗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意思是艾叶的采摘必须在端午前后,这时的艾叶生长得最为旺盛,最适合做成艾条防病治病。

  那么艾灸有哪些功效,如何施灸能起到保健作用,吴长岩主任也为大家进行了介绍。

  "平日里人们说惯了针灸,但'针''灸'实则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其临床主治也各有所长,正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吴长岩解释说,针法是指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体内,运用捻转与体察等手法治疗疾病;灸是灼烧的意思,艾灸主要是以艾叶为主要灸材,借助艾叶燃烧时散发出的药理对人体体表腧穴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灸法不同,功效区别大

  购买艾灸制品时,人们少不了问一句不同艾制品各有什么样的功效。确实,穴位不同、灸法不同,艾灸起到的功效也大相径庭。吴长岩主任介绍说,艾灸常见的灸法分为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

  直接灸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是把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灼烧到皮肤起泡。有人不禁产生疑问,保健为何要以烫伤皮肤做代价?吴长岩表示,烫伤本不是好事儿,但烫伤在穴位处,瘢痕会反复刺激腧穴,起到保健作用。老话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是在足三里穴位上进行瘢痕灸,灸疮未愈之前称为"不干"。但如今,临床医生一般不建议患者进行瘢痕灸,尤其在夏季,灸疮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感染等问题。较为常用的是无瘢痕灸,把艾柱放在皮肤上,热量不宜过高,人体稍微感觉热后便更换艾条,避免烫伤皮肤。

  间接灸又分为隔蒜灸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选用材料不同,功效也有很大区别。大蒜的刺激性较强,杀虫解毒的效果较好,可用于治疗肺结核、疟疾等症;生姜具有温阳散寒、温胃暖中等特点,对于感冒、受冷引起的面瘫、腹部受风引起的腹泻有效;隔盐灸主要适用于脐部的灸疗,适用于全身多处病症的治疗。

  家庭用艾灸保健还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温和灸法。吴长岩说,将艾条燃着端对准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在灸治过程中以感觉温热而无灼痛为宜。

  中医素有"端午灸"的传统

  烟台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吴长岩告诉记者,端午节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早在《内经》中就有暑病相关描述,并认为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杀菌防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

  中医素来有"端午灸"的传统,为的是将端午时节极盛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从而实现远胜平时的补养功效,甚至实现冬病夏治:体内阳气得到振奋,外界的风湿暑之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令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

  吴长岩主任介绍,端午灸只限于端午节这一天。灸的主要原料为艾叶、生姜。《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用艾叶做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多方面的作用。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端午灸具体操作是拿老姜放在找准疾病所对应的腧穴,再将艾绒置于姜上点燃,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抵抗力差的人做端午灸,可以增强体质。然而,它不适合所有人。"吴长岩主任提醒市民,端午灸适合寒性体质的人,热性体质以及年纪大的人、孕妇都不适合。做过端午灸后,需要在家养养,休息1-2天。

  艾灸的误区,你知道吗?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艾灸养生,但是其中有一些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一

  美容院无烟灸一样有效

  ●真相:时髦是时髦,但伤筋骨、耗阴血

  "灸疗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吴长岩告诉记者,当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的烘烤而缓解,在用火过程中不慎被灼伤了某处,竟使某种疾病得到减轻或消失,于是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长此以往,形成了灸法。

  吴长岩提到,古人艾灸的火源来自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把天上太阳的能量通过"艾"这个介质转入人体内。因此,艾灸讲究"明",日月为"明",日月代表着阴阳,阴阳平衡自然人体健康。而美容院常用的无烟艾灸是炭火,用后反而伤筋骨、耗阴血。另外,美容院多由美容师操作艾灸,不专业。"热症的人是不能做艾灸的,但不专业的人不懂辨体质。"还有很多人肚脐以上热,肚脐以下寒,该怎么灸,也很考人,没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做不到位。

  误区二

  用灸盒和直接灸效果一样

  ●真相:明灸直接放到皮肤上烧效果最强

  吴长岩表示,现在艾灸的具体方式有三四种,最古老的是明灸。明灸也称"知热灸",是使艾绒直接接触到皮肤。大众使用较多的熏、烤之类的罐灸、隔物灸属于温灸范畴,不同于明灸。

  古时候的艾灸要在皮肤上灸出泡,让它化脓、结痂方为有效,目的在于给穴位24小时持续的刺激,也称疤痕灸。而现代人多过分爱惜自己身体,折中的方法就是让燃烧的艾条距离穴位约两指远,不用灼伤,但效果有削减。

  误区三

  艾灸过程就是点燃艾条熏穴位

  ●真相:配合"调火调息"效果才好

  通常我们居家做艾灸,只懂得让燃烧的艾条围绕着穴位缓慢划圈,但实际上,要想艾灸起到最好的养生效果,还要讲求"调火调息"。

  吴长岩告诉记者,所谓"调火",即掌握艾灸的火候。虚、寒之症需要"补",就是将艾点燃后使其产生的热缓慢地传入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实、热之症要用"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吹火,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入体内,但在艾灸以后不按压施灸部位,其目的是驱邪外出、泻热泻实。

  所谓"调息",即艾炷燃烧一段时间后,受灸者感觉到温度了,开始用鼻子吸气,艾炷被摘下后,再把气从嘴中缓缓吐出。"调息"的诀窍是鼻快吸、气不泄、嘴慢吐,心越静越好。

  【链接】

  常用保健穴位介绍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足三里的灸法可采用温和灸,点燃艾条后,对准穴位悬灸,以穴位皮肤潮红为度,可左右两穴同时灸也可以左右交替轮换施灸,每次灸15分钟。灸时注意力要集中,注意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不可灼伤皮肤。

  ·神阙穴

  神阙穴的解剖部位是肚脐正中,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位。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神阙穴的常见灸法为温和灸或隔盐灸。隔盐灸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再用艾条灸之,具有回阳固脱、养生保健的功效。

  ·关元穴

  关元穴位置在肚脐下三寸,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重要穴位。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关元穴对元阳很有好处,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疾病。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