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顺时调养五脏---让疾病从此远离你

  中国传统医学讲究“顺时养生”,这是因为四季的兴衰都会对人体的五脏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后调养健康必须根据季节与气候的变化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养生功效,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让疾病远离。

  四季变化和身体调养

  四季更迭带给我们身体不一样的感受,食物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轮回收获。老一辈人往往喜欢吃当季的食物,他们认为这个季节的食物才拥有这个季节的营养,才能让人的身体更好的适应这个季节的温度和环境,那么四季养生究竟有着怎样的哲学和道理呢?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交替的变化,因为从中医角度来说,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所谓相应,就是要相和,要阴阳气化相应。所以,想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有云:“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如果不遵循五脏的“自然规律”,身体就更容易疲劳,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为道中医专家认为:顺应季节保护五脏是我们追求健康必须懂得的道理。

  不同季节,人的身体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春季肝气最旺,主导着整个人体;夏季心气最旺,是身体的主宰。《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而长夏时节应于脾气,以农历六月左右为主导。脾一方面主持着水谷的运化,另一方面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四肢;秋季则以肺为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因此,冬天就是养肾的重要时节,肾在人体代表着生命之气,凡生殖、发育均由肾主宰。

  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饮食习惯,顺应时节的变化,让自己的五脏得到应有的休息和锻炼,让自己的身体不再不知所措,让自己的健康跟随季节拥有不同的精彩。

  春天的季节特征

  春天,当我听到这个词时,仿佛已经看到了柳树上钻出的嫩芽,听到了鸟儿们动听的歌声一样。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逐渐暖和了,小草绿了,花儿也红了,就连冬眠的小动物都睡醒了,活跃起来了。人们也都换下了厚厚的冬衣,穿上了轻便的衣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是给人以美好开始的象征。

  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然而我们更应该重视春季里增强体质的问题,因为很多慢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传染性疾病等也往往会在春季发病或者复发。

  夏天的季节特征

  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就是夏天了,而这“热”不仅包括内陆地区的酷热干燥,还包括沿海地区的闷热潮湿。可这一个“热”字是根本概括不了夏天的天气的。一年当中变化最复杂、最剧烈的季节就是夏季,会出现很多例如冰雹、洪涝、干旱、台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

  水汽是造成夏季天气变化多端的重要原因,因为各种天气的变化都需要充沛的水汽。提到水汽,我想到一个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地球的北半球,冬季略微偏南,夏季则稍微偏北。偏南的气流会通过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大陆,从而为降雨提供足够的水汽。当北方下来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便会形成降雨。入秋后,副热带高压会向南移动,随之雨带也会跟着南移。

  秋天的季节特征

  我们常说秋天是收货的季节,其实它也是一个黄金季节。白天逐渐变短,黑夜慢慢变长,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所以也出现了冷暖变化不规律以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秋天是由夏天到冬天的转换期,也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比如支气管炎、胃病复发、中风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想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秋”,我们就应该科学地对衣食住行进行合理的安排。入秋后,身体健康的大人和小孩在不感觉到冷的情况下都应该穿得少一些,因为,由于微寒对人体的刺激可以使大脑的兴奋性提高,从而使血流量增加、皮肤代谢功能增强,对疾病的预防是十分有利的。

  冬天的季节特征

  说到冬天,给人的感觉就是寒冷,其实冬天的季节特征除了寒冷还包括其他几项:

  大雾:我国大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就是冬季,大雾的出现会使大气无法正常运动,雾天的持续会使污染物无法扩散,同时影响人们的出行。

  大风:冬季的大风主要是由于冷空气侵袭形成的,方向偏北。大风过于强烈,会将房屋吹到、折断树木,造成通信中断,同时也会影响海上作业及海上的捕捞工作。

  温度太低:低温冷害是我国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指在农作物的生长期间由于环境温度低于其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从而致使农作物减产的一种自然灾害。

  五脏六腑的季节性变化

  春季是一个多风的季节,虽然风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可是春天的风邪也是很容易使人生病的。春天大风呼啸时,能够影响人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烦躁、恶心。而且大风还能够带走地表大量的水汽,降低空气湿度,使人口干舌燥、鼻腔粘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少,容易引发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夏季潮湿、燥热,如果人出汗过多,会出现口渴、大便干结、尿黄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大伤元气,使身体出现乏力、气短的现象。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现象。虽然初秋的清新空气有利于呼吸道的正常运作,可是秋分之后,燥气过剩便会使人容易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冬季寒冷,气温低,水湿不能从体表外泄,从而经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便有大部分转化成水,变成尿液,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而冬季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病也容易复发。如果冬季不及时添加被,就会使人抵抗力下降,诱发气管炎、胃痛、冠心病等。

  不同季节的慢性病概述

  春季:由于春季气候多变而且冷暖不定,多风且潮湿,使得很多细菌和病毒在春季滋生、繁殖,一旦人体接触,便容易诱发某种慢性病,比如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眼疾、鼻炎、气管炎、关节炎等。

  夏季: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容易使人出现头晕、胸闷、心悸、大量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而很多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肠胃炎,以及心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慢性病也是夏季的高发病。

  秋季:秋季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所以常会出现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现象,这就要对秋燥证进行预防了;有的人在秋季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而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在秋季也会有所增多。

  冬季:冬季常见的慢性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