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由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不畅、素体虚弱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胃络疲阻、不通则痛而出现的一种病证,临床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典型症状,其它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如嗳气、恶心、呕吐、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烧心)、流涎、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可进一步加重病情。
病因病机
消化性溃疡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不畅、素体虚弱等,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一、外邪犯胃
六淫邪毒在毒力过强,或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就能成为发病条件,造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调摄不当,因热贪凉,或冒雨涉水,或外感暑热,感受寒、热、湿诸邪,皆可导致脾胃失和,气机阻滞,不通则通,也可引起脉络失养而发生疮疡。
二、饮食不节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寒热不适,偏嗜烟酒,或用伤胃药物,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纳化失常;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湿热内生,损伤胃膜。病程日久,中气不足,脾不统血,可致吐血黑便。
三、劳倦内伤
劳倦内伤,耗气伤脾,脾主运化功能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胃膜失养,而成溃疡。
四、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引起胃痛。肝气横逆犯胃,久之迁延不愈,可化火伤阴,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致出血;可久滞入络,气血疲滞,损伤胃络,而成溃疡。
五、素体虚弱
素体虚弱,脾胃不健,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不足,外感邪毒易于侵袭脾胃,并易产生食滞、疲血、痰饮等,影响脏腑气机,胃膜失养而成溃疡。
在病机转化方面,本病可以出现气病及血、实证转虚、虚中夹实、寒热互化的病机演变。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以减缓症状、缩短病程为目标,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一、脾胃虚寒
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二、肝胃郁热
治以清肝泻热,和胃止痛。
三、肝胃气滞
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四、胃气壅滞
治以理气和胃止痛。
五、胃中蕴热
治以清胃泻热,和中止痛。
六、瘀血停滞
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七、脾胃湿热
治以利湿健脾,清热止痛。
八、胃阴不足
治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九、寒热错杂
治以平调寒热止痛。
十、食滞胃肠
治以消食导积,和胃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