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一词,最近频繁地出现在新闻中、朋友圈里。好像雾霾这个东西是最近才出现的一样。其实不然,雾霾早已有之。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雾霾到底是什么东西。
雾霾是什么?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下降,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自古有之
我国古代对霾早有认识。
《毛传》曰:“霾,雨土也。”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思卒逢雾露病死。”
《辞海》谓雾露病又称霜露之病。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君不幸罹霜露之病。”
雾霾作为一种致病邪气,其本质属湿浊之邪。
张景岳云:“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雨雾之属是也,多伤人脏气。有出于地气者,泥水之属是也,多伤人皮肉筋脉。”
赵献可《医贯》云:“有在天之湿,雨露雾是也。”
叶天士《叶选医衡》曰:“湿者,天地间阴阳蒸润之气也。所感之由,或由雾露之侵,或因阴雨所客。”
可见,雾霾与湿邪密切相关。
听听他们有什么建议
正是因为雾霾被人体吸入后,以湿浊之邪来呈现,而中医在治疗湿浊之邪方面,早已积累了非常丰富且正确的经验。因此中医对于雾霾吸入之后,人体出现的各种不适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发博表示:“呼吸这种空气咳是正常的,不咳的都不正常,会坐下病。赶明儿开设不咳门诊,把呼吸毒雾不咳的人,都调理成咳的,会排痰吐痰,把油腻腻的粉尘颗粒裹挟出来。咳的就别挂号了,继续咳吧!”
(吸入雾霾之后,出现的打喷嚏、咳嗽等动作都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体现,是为了能够把身体中的异物排出体外。所以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帮助身体排出邪气。)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院长、医学博士曹灵勇建议说“雾霾天气很伤肺,很可能因此产生痰。所以说将痰排出去是很重要的。平时我们吃冬瓜的时候,只吃它的肉,皮和籽之类的都扔掉了,但其实,将后两者放水里煮成的冬瓜茶,祛痰清肺效果还是挺好的。”
(因为无论是冬瓜皮还是冬瓜子都具有利湿化痰的作用。)
针灸匠张宝旬:关于雾霾,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古书里说的云贵瘴气。现在南北天气有点掉了个。就更支持了。古代京城到云贵做官的官员,都要灸足三里化脓才动身,为保到云贵地健康的生活。化脓灸就不必了,按压或者艾灸足三里是非常有意义的保健。
(艾灸足三里能够增强人体的胃气,所以能够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