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柿子吃法多,用对才是宝

  深秋时节,红彤彤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燃烧着丰收的喜悦,柿子是秋季的当令水果,不但味道甜美可口,而且全身的药用价值也不少。

  柿子

  《本草纲目》中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随息居饮食谱》认为“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深秋气候凉燥,秋风飒飒,消耗人体的津液,柿子正是生津润燥的新鲜水果,非常适合食用。

  柿子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蛋白质、瓜氨酸、胡萝卜素和碘、钙、磷、铁等物质,对心脏有神奇的保护作用,被称为“心脏守护神”。

  柿子的维生素、糖分含量高出一般水果,所含膳食纤维能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每天吃一个柿子有良好的润肠通便效果。

  柿子含有丰富的碘,不但可以预防缺碘,而且对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有很好的疗效。

  柿子各地都有,品种很多,比如临潼的火晶柿子红如火,亮如晶,肉质细密,含糖量高且无硬核,除食用外,可酿酒、做醋,药用能治肠胃病、止血润便、降血压。用火晶柿子和面粉做成的火晶柿子饼,绵软香甜,是当地有名的小吃。

  柿子的选购以大而无核,熟透而不涩为好,不要挑选表面裂开的柿子。当然还有一种青柿,用石灰水浸泡过,可去除涩味,削去外皮食用,味道甘脆甜美。

  柿饼

  柿子可以加工成柿饼,柿饼气味甘,平,涩,健脾补胃,润肺涩肠,既可充饥又可补虚劳不足,清肺涩肠,消痰止渴,治吐血,润心肺,疗肺痿心热,咳嗽喑哑。是老少咸宜的果中圣品。

  食

  疗

  方

  1.反胃、便泻:以柿饼饭上蒸熟,日日同饭嚼食,能不饮水更妙。《随息居饮食谱》

  2.产后嗽逆、气乱心烦,柿饼切碎煮汁饮。《随息居饮食谱》

  3.小儿秋痢︰以粳米煮粥,熟时入干柿末,再煮三、两沸食之,奶母亦食之。《食疗》

  4.反胃吐食︰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服甚效。切勿以他药杂之。

  5.鼻窒不通︰干柿同粳米煮粥,日食。《圣济》

  6.耳聋鼻塞︰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日日空心食之。《圣惠》

  柿霜

  柿霜是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性味甘,凉。柿霜可生津利咽,润肺止咳。用于口疮,咽喉痛,咽干咳嗽。注意风寒咳嗽忌服。

  柿霜可治疗口疮:将柿霜均匀涂在患处,每日3—4次。

  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善用柿霜饼治疗阴虚劳热。

  食

  疗

  方

  做法: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

  功效:治脾肺阴分亏损,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黏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弊。又用柿霜之凉可润肺、甘能归脾者,以为之佐使。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

  做法:核桃仁一斤,柿霜饼一斤,先将核桃仁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之,融化为一,晾冷随意服之。

  功效: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以治孺子尤佳。

  核桃仁多脂味美,为食中佳品,性善补肾。柿霜色白入肺,而甘凉滑润,其甘也能益肺气,其凉也能清肺热,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与核桃同用,肺肾同补,金水相生,虚者必易壮实。食之又甚适口,饥时可随便服之,故以治小儿尤佳也。

  柿蒂

  柿蒂为柿的干燥宿萼。性味苦、涩,平。归胃经。可降逆下气。用于呃逆。《济生》载柿蒂散︰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治咳逆胸满。

  【小贴士】

  柿子食用温馨提示

  1.空腹不能吃柿子。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结石。

  2.不要与蟹、鱼、虾等海鲜同食。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3.糖尿病人勿食。因为柿子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吃后易使血糖升高。

  4.缺铁性贫血者少食。因柿子含有单宁,易与铁质结合,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大家都能看到。小编们感谢您的传播分享!

  作者/林毅蓉:中药师,三级公共营养师,中级工程师,就职于国有控股医药公司。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