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辨证治疗噫气症不同方药治则各异

  中医治疗噫气,采取辨证治疗,针对不同症状的噫气,其方药治则各不相同。下面看看具体有哪些。

  1、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而致使的寒性噫气

  其主要病症是呕吐泄泻,脘腹疼痛,畏寒不渴,宿食不化,嗳气频频,喜唾涎沫,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病机是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水谷并运化精微。若脾胃阳虚,寒气客于胃,则纳化失职,其气厥逆从下而上,出于口而为嗳气。

  治疗时采用温胃散寒的原则,方药是理中汤。

  2、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引起的热性噫气

  其主要病症是面赤而热,胸隔膨闷,口干唇燥,渴不欲饮,咳吐热痰,时嗳热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病机是过饮则脾湿,过食辛热油腻之物则生痰,痰火客于胃府,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致使脾胃之阴阳升降失调,而为嗳气;

  治疗时采用清气化痰原则,方药是清气化痰丸。

  3、由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虚性噫气,

  其主要病症是面黄肌瘦,心下痞硬,饮食不化,时时嗳气,大便秘结。舌苔浊腻,脉象弦虚;

  病机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因致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以嗳气不除;

  治疗时采用补中降逆原则,方药是旋覆代赭汤。

  4、同样由于饮食不节导致的实性噫气

  其主要病症是胸脘痞满,腹胀而痛,宿食不下,嗳气吞酸,呕吐泄泻,不欲饮食,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病机是伤于饮食,损及脾胃,宿食不化,食积壅滞,阻塞气机,胃气上逆,逐为嗳气;

  治疗时采用和胃消食原则,方药是保和丸。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