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热中阻型乙肝。此型乙肝患者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湿热内蕴则毒邪炽盛,毒邪炽盛则湿热胶固,故一旦染病,病程长,往往由急性变成慢性,可表现为两胁胀痛、口苦口臭、恶心厌油、无饥饿感、全身困倦、身目发黄、小便黄赤、大便黏滞或先干后溏、舌红、苔黄腻。治疗方法:清热利湿。
2、肝郁脾虚型乙肝。此型乙肝患者脾气易虚,可表现为两胁胀满或疼痛、纳食减少、脘痞腹胀、面色淡白、乏力懒言、大便不成形或夹有未消化的食物、舌淡、苔白,而治疗这类肝病患者要顾护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瘀血阻络型乙肝,此型乙肝患者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可表现为两胁剌痛、痛处固定不移、昼轻夜重、面色晦暗、肝脾肿大、质地较硬、有肝掌、蜘蛛痣、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暗、舌边有瘀点或瘀斑,治疗该类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使受损害的肝细胞得以恢复,才能使肝病较快治愈
4、4肝肾阴虚型乙肝。此型乙肝患者可表现为右胁隐痛、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夜间睡眠时汗出、醒则汗止、舌体偏瘦、舌红少苔。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滋补肾,治疗原则滋补肝肾,健脾滋阴。
乙肝的治疗不是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长久的调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饮食各方注重外,不妨可以泡泡一些中药茶,也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
1、苦参龙胆茶。取苦参24克,龙胆草1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入锅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2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可每日饮1剂,分数次饮完。此方具有清热化湿、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肝降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2、茵陈大黄茶。取茵陈30克,大黄6克。将上述药物一起入锅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2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可每日饮1剂,分数次饮完。此方具有清热化湿、消除或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细胞坏死、抗病毒和退黄的功效。
3、丹芍活血茶。取丹参20克,赤芍24克。将上述药物一起入锅加500毫升的清水煎煮浓缩至剩余200毫升的药汁即成,可每日饮1剂,分数次饮完。此方具有活血化瘀、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和活化肝细胞的功效。
4、玫瑰当归茶。取玫瑰花、当归各9克,马鞭草15克。将上述药物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可每日饮1剂,分数次饮完。此方具有扩张血管、活血利水、抗炎护肝的功效。
5、郁金甘草茶:取郁金5克,甘草2克。将上述药物一起研成细末,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可每日饮1剂。此方具有疏肝解郁、修复受损的肝细胞、降酶、退黄的功效。
6、枸杞首乌茶:取枸杞子30克,制首乌12克,红茶2克。将上述药物一起入锅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煎煮5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红茶即成,可每日饮1剂,分数次饮完。此方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防治乙肝后肝硬化的功效。
有道是“有是证才用是方”,乙肝病人在服用任何药茶前,最好先咨询一下专业的中医师,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有的放矢,保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