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你准备贴敷三九贴了吗?

  “冬病”,顾名思义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遇寒加重的病变。包括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阻塞性肺气肿、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同时比如有一些疼痛类的疾病也适合贴敷三九贴。

  治疗疾病:

  比如颈椎病,你可以贴在大椎,风驰,和痛点阿是穴;肩周炎、你可以贴在痛点阿是穴;膝关节疼痛,也是贴在痛点阿是穴;还有一些,比如慢性胃病,你可以贴在中脘或足三里;妇科疾病你可以贴在八髎穴,三阴交。

  很多医院仅仅知道三伏贴和三九贴就是用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我在临床依据应用广泛了,很多疾病我们尝试三伏贴和三九贴在临床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他应用的广泛性。

  我家淘宝店的三伏贴药效比较强烈,是比较真的药物,所以您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贴敷的时间,当你感觉到有一点热辣辣的刺痛的感觉的时候,就要及时揭下来,免得发生很多水泡你自己处理不了就很害怕。

  当然我们临床也有一句话叫做“灸疮一发祛病如抓”,其实往往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如果发生了灸疮,疾病就可以在这里找出路了。可是很多人自己没有处理过灸疮,当发生灸疮的时候,就会很害怕,而且灸疮发生后,会很疼痛,几天内持续会很痒很痒的,要痒好多天,可是当这些反应都过去了,你的身体元气绝对要上一个台阶。这些都是我们在临床应用若干年以后的真实体会。

  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的就是,如果您是疤痕体质,千万不要贴服三伏贴或三九贴,因为怕发生灸疮以后,会给你的身体留下疤痕。

  贴敷疗法治疗“冬病”,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是一种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的疗法,分为“三九贴敷”与“三伏贴敷”。中医理论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九”与“三伏”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相互依辅形成防治“冬病”的治疗体系。

  夏天人与大自然的阳气生发,冬季天气寒冷,人与大自然的阳气闭藏,夏天做三伏贴能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而冬天的三九贴,则能扶正祛邪,调补阴阳,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也对夏天的三伏贴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三九”与“三伏”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共同纳入防治“冬病”的治疗系统。

  有人问,三伏贴和三九贴一定要在这两个季节贴敷才会有效吗?不是这样的,平时贴敷也会有效果,但是这两个季节贴敷会起到效果加强的作用,因为我们顺应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穴位贴敷的次数:患有本适应症的患者可三九前开始每9天贴敷一次,贴敷3-5次。贴敷时间成人原则上为1-2小时;儿童15分钟到30分钟,但必须因人而异。以局部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因个体差异不同,局部出现灼热、瘙痒、疼痛感时可提前去除贴药。一般贴敷3-5年疗效更佳。这样就加强了巩固治疗的疗效。

  穴位贴敷后会反应

  贴敷后会出现皮肤潮红、发热、极个别人会出现疼痛,去药后1-2天部分病人穴位上可能出现水泡,此时请不要担心,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对老年人、久病不愈的哮喘等,通过发泡的治疗,来年冬天您的病会明显减轻(减少),因此一定要坚持治疗,不会带来任何感染。如出现小水泡,不用处理,大水泡可及时消毒或去医院处理。

  出现的水泡是表皮的水泡,如果你的皮肤很好,不用害怕,愈合的程度也会很快的。

  如果你的元气不够,起泡后,由于疾病还在继续排,所以愈合的程度也是很慢的,不要着急,等你身体元气提高了,都会慢慢痊愈的。

  还有有的人可能是15-20分钟贴敷就会有感觉,而有的人即使贴敷2-3个小时也不会有反应,所以治疗疾病不是一成不变,一定要因人而异。

  注意事项

  ⑴贴敷治疗期间忌肥甘厚腻、食海鲜、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⑵贴后12小时内不能洗澡,特别是忌搓洗局部。

  ⑶冬天易患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的病人,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

  穴位贴敷时间

  本次贴敷治疗时间具体按排如下:

  一九2015年12月22日(星期二)-2015年12月24日(星期四)

  二九2015年12月31日(星期四)-2016年01月2日(星期六)

  三九2016年01月09日(星期六)-2016年01月11日(星期一)

  四九2016年01月18日(星期一)-2016年01月20日(星期三)

  有人问:阿姨必须要按照这种程序和规律贴敷吗?如果错过了三伏贴和三九贴贴敷有效果吗?

  我要告诉你,任何时候贴敷都会有效果,即使你错过了最佳贴敷时间,也会有效果的,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贴敷效果会加强。

  11月22-24号我们培训,我连续讲课3天,于是在讲课的第二天,我要说不出话来了,嗓子痛的要命,于是也是为了给我的学生看,我就在我的天突穴和脖子两侧疼痛的阿是穴分别贴了三个。时间大约过了40-50分钟左右,当我揭下来的时候,我看到我的脖子就已经红红的有了印记,我知道明天一定会起泡的。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我的天突穴和脖子两侧已经起了水泡。但是我感觉到,此时我的嗓子已经不太疼痛了。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