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大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保健养生已经成了我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养生的说法,我们也会按着这些说法去做。但是你知道么?这些说法可能不正确哦。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七个错误的养生流言,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药都应趁热喝
其实,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中医说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而一些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二、吃中药不能吃绿豆
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那么“绿豆解药”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其实,服中药时能否服用绿豆,和所服中药的药性有关,在服用黄连、黄芩、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
三、什么人都可以用同样的食疗方子
很多自封的专家都喜欢冒充中医,大谈传统养生和食疗。其实,真正的中医都是要辨别体质之后才下药的,而且药物配伍也要非常仔细地调匀寒热,而绝不可能像“大师”们那样给所有的人都开一类方子。仅就这一点,已经足以判断他们不是有资质的中医。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也是要辨别不同人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按照每个人的个体情况来安排食谱。有些人应少吃红肉,有些人则适宜多吃红肉。有些人适宜多吃燕麦,有些人则不适宜多吃。如果一个营养师给什么人都推荐同样的食谱,那只能说,他不是个合格的营养师。
四、慢性病可以用偏方治愈
按西医的说法,慢性病都是多因素疾病,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这话显得很客观,但听起来不太爽,远远不如一个偏方搞定的说法那么让人心情愉快。所以,一旦听说什么药能够根治糖尿病,永远有人追捧,赶着去上当受骗,尽管内行一听就知道是骗子的话。
饮食的事情也一样。糖尿病也好,高血脂也好,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吃出来的,也的确可以用饮食的方法令其明显改善,不过这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些吃出来的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等,毫无例外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长期营养失调的结果,怎么可能指望用一种食物十天八天就治好呢?要想解决问题,当然是要全面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营养,增加运动,调整起居,消除病因。只要能坚持健康生活,这些“吃出来的病”自然会逐步改善。
五、看中医等于吃中药
事实上,看中医与吃中药是两码事,不是所有的中医养生都需要吃重要的。中医学博大精深,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精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症、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
所采用的中医传统疗法,除了吃中药草,还有针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众多方法,达到治疗或调理身体的效果。
六、中医疗效缓慢
很多人认为中医治疗效果慢,其实中医是以祛邪固本养生,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也是很有奇效的,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例如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如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
七、西医营养学是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很重视食物的酸碱性,主要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平衡体质。
而中医食疗是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来防病治病。
我们都非常注意养生的生活和节奏,但是很多所谓的养生都是有误的,以上小编就为大家解开了七大养生流言的真实面纱,你都记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