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电影节
台北電影節(英語:)是每年於台灣台北市舉辦的電影節,主要由兩大競賽單元「國際新導演競賽」與「臺北電影獎」以及觀摩單元所組成,該影展之特色單元「主題城市」於2016年停辦。
举办地点 |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 |
---|---|
创办于 | 1998年 |
颁奖 | 國際新導演競賽 臺北電影獎 |
主持人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臺北市文化基金會 |
语言 | 國際 |
官网 | http://www.taipeiff.taipei |
歷史
1988年由《中時晚報》創立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起更名為「臺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加入主辦行列。2002年起,台北電影節加入「城市主題單元」,規劃該城市/國家的電影、座談會等活動。
2005年,台北電影節創設「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成為影展的第二個競賽單元,也是台灣唯一一個國際劇情長片競賽獎項。2007年,台北電影節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影展單位,並設有影展辦公室。2008年,臺北電影獎正式取消了不分類的競賽項目,除了新增分類別的競賽之外,逐步取消最佳實驗片等獎項,甚至百萬首獎只頒給劇情長片;引起影評、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強烈反彈,認為台北電影節失去原創精精神與獨厚劇情長片的發展;2010年,臺北電影獎正式廢除百萬首獎的競逐只能為劇情片的限制,從該屆開始連續五年的百萬首獎得獎者都是紀錄片,該紀錄直至2015年電影《醉·生夢死》獲得百萬首獎才終結。
各屆影展概況
2002年開始,台北電影節開創「主題城市」單元,藉由一系列電影放映、展覽、座談及各式活動,帶領觀眾認識每年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本單元至2016年後不再放入影展規劃中;2004年起,規劃固定單元「全球華人影像精選」,介紹華語電影給觀眾,本單元自2010年起不再出現於節目單元規劃中。2005年的「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開辦(2015年更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與前述兩個單元共同奠定「城市、華人、新銳」三大主軸,成為台北電影節不可或缺的特色。
2015年起,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台北電影節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南方製造工作坊」合作承辦「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以每年6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培養新一代台灣及鄰近區域的製片及導演國際合作潛力。
2017年起,台北電影節開始規劃「電影正發生」活動,邀請觀眾直擊、參與創作者間的溝通歷程。
台北電影節於2001~2018年間,每年聘請策展人主責影展節目架構及經營路線,聞天祥(2002~2006)與郭敏容(2014~2018)為影展在任時間最久的策展人(各5屆),而郭敏容於2019年離任後,台北電影節目前無策展人,改採取選片小組制度,由蘇逸華、謝璇等人負責國際新導演競賽選片及觀摩單元之構成。
台北電影節設有主席,性質較貼近於無給職的精神領袖,侯孝賢(2000年及2007~2010)及李屏賓(2016~2020)為擔任最多次的主席(各5屆),現任主席為易智言。
年份 | 屆次 | 主席 | 策展人 | 代言人 | 開幕片 | 閉幕片 |
---|---|---|---|---|---|---|
1998 | 第1屆 | 李遠(小野) | - | 《美麗人生》 | 《魔法阿媽》 | |
1999 | 第2屆 | 李遠(小野) | - | 《生生長流》 | - | |
2000 | 第3屆 | 侯孝賢 | - | 《生命的圓圈》 | 《榴槤飄飄》 | |
2001 | 停辦 | |||||
2002 | 第4屆 | 龍應台 | 聞天祥 | 《寶拉 X》 | 《烈日長空》 | |
2003 | 第5屆 | 王童 | 聞天祥 | 《坂本龍馬,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 《一一》 | |
2004 | 第6屆 | 王童 | 聞天祥 | 楊祐寧 | 《莎樂美》 | 《A級控訴》 |
2005 | 第7屆 | 王童 | 聞天祥 | 關穎 | 《最好的時光》 | 《決戰夜》 |
2006 | 第8屆 | 王童 | 聞天祥 | 張孝全 | 《愛瘋狂》 | 《赤裸真相》 |
2007 | 第9屆 | 侯孝賢 | 游惠貞 | 陳柏霖 | 《最遙遠的距離》 | 《婚禮之後》 |
2008 | 第10屆 | 侯孝賢 | 游惠貞 | 王柏傑 林涵 姚安琪 房思瑜 邱翊橙 馬志翔 張永政 張洋洋 張榕容 趙逸嵐 | 《海角七號》 《檸檬樹》 | 《鬪茶》 《夏日時光》 |
2009 | 第11屆 | 侯孝賢 | 游惠貞 | 溫昇豪 蔡淑臻 柯佳嬿 莫子儀 柯奐如 路嘉欣 唐振剛 林柏宏 | 《陽陽》 《德國09》 | 《懼乳:傷心的奶水》 《爸,你好嗎?》 |
2010 | 第12屆 | 侯孝賢 | 游惠貞 | 阮經天 陳妍希 | 《精銳部隊》 《第四張畫》 | 《酷馬》 |
2011 | 第13屆 | 張艾嘉 | 塗翔文 | 邱勝翊 李千娜 林辰唏 吳慷仁 | 《翻滾吧!阿信》 《吐司:敬美味人生》 | 《王者逆襲》 |
2012 | 第14屆 | 張艾嘉 | 塗翔文 | 柯震東 謝欣穎 | 《女朋友。男朋友》 《PLAY》 | 《光陰的故事:數位修復版》 《啄木鳥與雨》 |
2013 | 第15屆 | 張艾嘉 | 塗翔文 | 張孝全 郭采潔 | 《失魂》 | 《拔一條河》 《台北工廠》 |
2014 | 第16屆 | 張艾嘉 | 郭敏容 | 莫子儀 張榕容 | 《共犯》 |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2015 | 第17屆 | 李烈 | 郭敏容 | 鳳小岳 | 《菜鳥》 | 《百日告別》 |
2016 | 第18屆 | 李屏賓 | 郭敏容 | 石頭 許瑋甯 | 《樓下的房客》 | 《三人行》 |
2017 | 第19屆 | 李屏賓 | 郭敏容 | 吳慷仁 溫貞菱 | 《大佛普拉斯》 | 《曼菲》 |
2018 | 第20屆 | 李屏賓 | 郭敏容 | 無 | 《范保德》 | 《引爆點》 |
2019 | 第21屆 | 李屏賓 | - | 林依晨 | 《灼人秘密》 | 《地久天長》 |
2020 | 第22屆 | 李屏賓 | - | 陳庭妮 | 《無聲》 | 《日子》 |
2021 | 第23屆 | 易智言 | - | |||
競賽單元
國際新導演競賽
原名為「國際青年導演競賽」,2015年起改為現名。參賽影片必須為該導演的第一或二部 DCP/35 釐米劇情長片,70分鐘以上,且必須為台灣首映,但台灣電影不在此限,如2013年入選的《甜·祕密》和2016年的《只要我長大》就是已上映之院線片。另外自2007年起,入選國際新導演競賽的作品中,固定至少有2部台灣導演的作品入選,甚至在2011年,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阜陽六百里》和澳洲電影《小麻雀的天空》三部片的導演皆為台灣人的紀錄,此一慣例直至2015年被打破,當年僅有姜秀瓊導演的《寧靜咖啡館之歌》入選。而在2016年之入選名單中,首次出現入選新導演競賽的台灣導演作品並未同時入選臺北電影獎的情形,該年入選新導演競賽的作品為《只要我長大》及《滾弄》,而已入選該屆臺北電影獎的《樓下的房客》並未入選新導演競賽。。2020年,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入選片《惡之畫》與《破處》,均未入圍台北電影獎,為國際新導演競賽設立後的首次紀錄。
歷屆最佳影片得主
年份 | 屆次 | 電影 | 導演 | 導演國籍 |
---|---|---|---|---|
2005 | 第7屆 | 《等待豐收的季節》 Время жатвы |
瑪莉娜·拉貝絲基納 Марина Разбежкина |
俄羅斯 |
2006 | 第8屆 | 《三人冷水澡》 Douches froides |
安東尼·寇迪耶 Antony Cordier |
法國 |
2007 | 第9屆 | 《艾瑪的禮物》 Emmas Glück |
史凡·塔迪肯 Sven Taddicken |
德國 |
2008 | 第10屆 | 《青春逆轉勝》 Le Ring |
昂娜絲·芭柏拉瓦雷 Anaïs Barbeau-Lavalette |
加拿大 |
2009 | 第11屆 | 《屈辱》 Disgrace |
史提夫·雅各斯 Steve Jacobs |
澳大利亚 |
2010 | 第12屆 | 《足球開戰》 KickOff |
休卡·阿敏·科基 Shawkat Amin Korki |
伊拉克 |
2010 | 第13屆 | 《三場意外與一個預言》 En terrains connus |
史提凡·拉夫勒 Stéphane Lafleur |
加拿大 |
2012 | 第14屆 | 《雙城悲歌》 Ханаан |
魯斯蘭·朴 Ruslan Pak |
|
2013 | 第15屆 | 《綁架練習曲》 Youth |
湯姆·修法勒 Tom Shoval |
以色列 |
2014 | 第16屆 | 《實習男生存法則》 10분 |
李容承 Lee Yong-seung |
|
2015 | 第17屆 | 《吾愛吾詩》 Haganenet |
那達夫·拉匹 Nadav Lapid |
以色列 |
2016 | 第18屆 | 《海蒂不分類》
Don't Look at Me That Way |
鄔珊瑪柏楚 | 德國 |
2017 | 第19屆 | 《割愛》
The Wound |
約翰·特倫戈夫
John Trengove |
南非 |
2018 | 第20屆 | 《自己的工廠自己救》
The Nothing Factory |
沛德羅.皮諾
Pedro Pinho |
葡萄牙 |
2019 | 第21屆 | 《蘿莉破壞王》
System Crasher |
諾拉.芬沙伊特
Nora FINGSCHEIDT |
德國 |
北電影獎
參賽影片必須為台灣電影,或是中華民國籍或持有中華民國居留證的導演執導之外國電影(報名之劇情長片須為國產電影片),共分成「劇情片」、「紀錄片」、「短片」與「動畫片」,最大獎為百萬首獎。2018年前,北電影獎的評選方式採入選制,即影片入選後,所有影片皆可角逐個人和技術類獎項,並分為初選和決選兩階段,初選自四類影片中各選出十部入選作品,再由決選選出所有獎項的得主。
於2019年起,為鼓勵專業人員,讓優秀的電影工作者透過入圍名單的鼓勵與肯定,被大眾和產業認識,將賽制改為入圍制,並增設4項技術獎項,正式獎項共20項,每項至多入圍5名,評選方式也改為初選、複選及決選三階段,由初選評審選出複選名單(不對外公布),複選評審選出各獎項入圍者,決選評審與複選評審從入圍名單中選出各獎項得獎者。
國際新導演競賽
原名為「國際青年導演競賽」,2015年起改為現名。參賽影片必須為該導演的第一或二部 DCP/35 釐米劇情長片,70分鐘以上,且必須為台灣首映,但台灣電影不在此限,如2013年入選的《甜·祕密》和2016年的《只要我長大》就是已上映之院線片。另外自2007年起,入選國際新導演競賽的作品中,固定至少有2部台灣導演的作品入選,甚至在2011年,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阜陽六百里》和澳洲電影《小麻雀的天空》三部片的導演皆為台灣人的紀錄,此一慣例直至2015年被打破,當年僅有姜秀瓊導演的《寧靜咖啡館之歌》入選。而在2016年之入選名單中,首次出現入選新導演競賽的台灣導演作品並未同時入選臺北電影獎的情形,該年入選新導演競賽的作品為《只要我長大》及《滾弄》,而已入選該屆臺北電影獎的《樓下的房客》並未入選新導演競賽。。2020年,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入選片《惡之畫》與《破處》,均未入圍台北電影獎,為國際新導演競賽設立後的首次紀錄。
歷屆最佳影片得主
年份 | 屆次 | 電影 | 導演 | 導演國籍 |
---|---|---|---|---|
2005 | 第7屆 | 《等待豐收的季節》 Время жатвы |
瑪莉娜·拉貝絲基納 Марина Разбежкина |
俄羅斯 |
2006 | 第8屆 | 《三人冷水澡》 Douches froides |
安東尼·寇迪耶 Antony Cordier |
法國 |
2007 | 第9屆 | 《艾瑪的禮物》 Emmas Glück |
史凡·塔迪肯 Sven Taddicken |
德國 |
2008 | 第10屆 | 《青春逆轉勝》 Le Ring |
昂娜絲·芭柏拉瓦雷 Anaïs Barbeau-Lavalette |
加拿大 |
2009 | 第11屆 | 《屈辱》 Disgrace |
史提夫·雅各斯 Steve Jacobs |
澳大利亚 |
2010 | 第12屆 | 《足球開戰》 KickOff |
休卡·阿敏·科基 Shawkat Amin Korki |
伊拉克 |
2010 | 第13屆 | 《三場意外與一個預言》 En terrains connus |
史提凡·拉夫勒 Stéphane Lafleur |
加拿大 |
2012 | 第14屆 | 《雙城悲歌》 Ханаан |
魯斯蘭·朴 Ruslan Pak |
|
2013 | 第15屆 | 《綁架練習曲》 Youth |
湯姆·修法勒 Tom Shoval |
以色列 |
2014 | 第16屆 | 《實習男生存法則》 10분 |
李容承 Lee Yong-seung |
|
2015 | 第17屆 | 《吾愛吾詩》 Haganenet |
那達夫·拉匹 Nadav Lapid |
以色列 |
2016 | 第18屆 | 《海蒂不分類》
Don't Look at Me That Way |
鄔珊瑪柏楚 | 德國 |
2017 | 第19屆 | 《割愛》
The Wound |
約翰·特倫戈夫
John Trengove |
南非 |
2018 | 第20屆 | 《自己的工廠自己救》
The Nothing Factory |
沛德羅.皮諾
Pedro Pinho |
葡萄牙 |
2019 | 第21屆 | 《蘿莉破壞王》
System Crasher |
諾拉.芬沙伊特
Nora FINGSCHEIDT |
德國 |
北電影獎
參賽影片必須為台灣電影,或是中華民國籍或持有中華民國居留證的導演執導之外國電影(報名之劇情長片須為國產電影片),共分成「劇情片」、「紀錄片」、「短片」與「動畫片」,最大獎為百萬首獎。2018年前,北電影獎的評選方式採入選制,即影片入選後,所有影片皆可角逐個人和技術類獎項,並分為初選和決選兩階段,初選自四類影片中各選出十部入選作品,再由決選選出所有獎項的得主。
於2019年起,為鼓勵專業人員,讓優秀的電影工作者透過入圍名單的鼓勵與肯定,被大眾和產業認識,將賽制改為入圍制,並增設4項技術獎項,正式獎項共20項,每項至多入圍5名,評選方式也改為初選、複選及決選三階段,由初選評審選出複選名單(不對外公布),複選評審選出各獎項入圍者,決選評審與複選評審從入圍名單中選出各獎項得獎者。
觀摩單元
主題城市
2002年至2015年之間設立,當時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要求,希望以「城市」作為影展主題,也讓「台北」做為東道主的位置被凸顯,於是在台北市文化局的規劃之下,一年選定兩座城市為主題城市,介紹該座城市的電影,成為台北電影節成立初期作為「城市主題影展」的重點特色,同時藉由一系列電影放映、展覽、座談及各式活動,帶領觀眾認識每年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
於2002年至2006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的聞天祥表示,以觀眾的立場而言,並不會單純為了想看某個城市的樣貌而來看影展,除非對當地有特殊的情感。於是,聞天祥進而把城市放大為國家,把當地的電影文化做完整的蒐集與包裝,進而引薦給國內觀眾。2004至2006年,主題城市單元的雙城市皆出自相同國家,直至2007年新任策展人游惠貞接任,及台北電影節轉為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固定舉辦後,便不再堅持以雙城作為主題城市的傳統。
2013年,時任策展人塗翔文認為,主題城市單元雖然是特色、卻也是包袱。「年年以城市/國家為主軸,不僅把影展做成侷限,觀眾也容易大筆一揮就把整個影展與當年的主題城市畫上等號。」於是以「橫向」取代「縱向」思考,讓每屆片單的關注焦點能更確立明顯,也讓未來幾年主題城市能有再次聚焦的機會。該年度的主題城市單元規模明顯縮小,並被排在手冊的最後面。
2016年,時任策展人郭敏容認為,對觀眾來說,在三個禮拜的期間,要在許多影片間做選擇,對應於其他單元、影片,相對龐大的「主題城市」很難在影展期間被吸收。「一個以城市為名的影展,要強調的是影展,而不是城市。強調影展的城市,是對城市談電影,讓城市看電影。」於此年起,終止了「主題城市」單元的策展。
年份 | 屆次 | 主題城市 |
---|---|---|
2002 | 第4屆 | 巴黎 布拉格 |
2003 | 第5屆 | 京都 墨爾本 |
2004 | 第6屆 | 馬德里 巴塞隆納 |
2005 | 第7屆 | 莫斯科 聖彼得堡 |
2006 | 第8屆 | 多倫多 蒙特婁 |
2007 | 第9屆 | 哥本哈根 |
2008 | 第10屆 | 耶路撒冷 都柏林 |
2009 | 第11屆 | 柏林 |
2010 | 第12屆 | 里約熱內盧 |
2011 | 第13屆 | 倫敦 |
2012 | 第14屆 | 斯德哥爾摩 |
2013 | 第15屆 | 伊斯坦堡 |
2014 | 第16屆 | 華沙 |
2015 | 第17屆 | 里斯本 |
焦點影人
選定特定導演、演員或電影從業人員,以其參與之重要作品組合為一專題單元。
- 1998年,無。
- 1999年,白光
- 2000年,凱薩琳麗克維絲(Katariina Lillqvist)、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羅卓瑤。
- 2002年,李歐卡霍(Leos Carax)、伊利唐卡(Jiri Trnka)、伊利曼佐與齊蒂洛娃(Jiri Menzel & Vera Chytilova)。
- 2003年,無。
- 2004年,無。
- 2005年,亞歷山大蘇古諾夫(Alexander Sokurov)。
- 2006年,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亞倫金(Allan King)。
- 2007年,卡爾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
- 2008年,隆哈維里歐(Ron Havilio)、吉拉阿瑪戈(Gila Almagor)、賈克諾勒(Jacques Nolot)。
- 2009年,賽吉德沃茲佛(Sergey DVORTSEVOY)、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
- 2010年,海克特巴班克(Hector Babenco)、蘇珊娜阿瑪拉(Suzana Amaral)、阮玲玉、田中絹代。
- 2011年,麥可鮑威爾(Michael Powell)、瀬瀬敬久。
- ※ 本屆另有鄧光榮紀念專題單元。
- ※ 本屆另有柏格曼對望專題。
- 2013年,陳可辛、皮耶艾特克斯(Pierre Étaix)、雅辛烏絲達奧古(Yesim Ustaoglu)、杉野希妃、王兵。
- 2014年,德尼柯特(Denis Côté)、沃伊切赫·斯馬喬夫斯基(Wojciech Smarzowski)。
- 2015年,卡文(Khavn)、佩德羅科斯塔(Pedro Costa)、朱奧佩德洛羅德利蓋斯 & 朱奧胡格拉達瑪塔(João Pedro Rodrigues & João Rui Guerra da Mata)。
- 2016年,濱口竜介、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éaud)、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大衛鮑伊(David Bowie)。
- 2017年,林強、尤里安卡拉尼(Yuri ANCARANI)。
- 2018年,F. J. 歐桑(F. J. Ossang)。
- 2019年,利查泰米提古(Lee CHATAMETIKOOL)、嘎林努戈羅和(Garin NUGROHO)、安妮華達(Agnès Varda)
- 2020年,大林宣彥
主題城市
2002年至2015年之間設立,當時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要求,希望以「城市」作為影展主題,也讓「台北」做為東道主的位置被凸顯,於是在台北市文化局的規劃之下,一年選定兩座城市為主題城市,介紹該座城市的電影,成為台北電影節成立初期作為「城市主題影展」的重點特色,同時藉由一系列電影放映、展覽、座談及各式活動,帶領觀眾認識每年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
於2002年至2006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的聞天祥表示,以觀眾的立場而言,並不會單純為了想看某個城市的樣貌而來看影展,除非對當地有特殊的情感。於是,聞天祥進而把城市放大為國家,把當地的電影文化做完整的蒐集與包裝,進而引薦給國內觀眾。2004至2006年,主題城市單元的雙城市皆出自相同國家,直至2007年新任策展人游惠貞接任,及台北電影節轉為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固定舉辦後,便不再堅持以雙城作為主題城市的傳統。
2013年,時任策展人塗翔文認為,主題城市單元雖然是特色、卻也是包袱。「年年以城市/國家為主軸,不僅把影展做成侷限,觀眾也容易大筆一揮就把整個影展與當年的主題城市畫上等號。」於是以「橫向」取代「縱向」思考,讓每屆片單的關注焦點能更確立明顯,也讓未來幾年主題城市能有再次聚焦的機會。該年度的主題城市單元規模明顯縮小,並被排在手冊的最後面。
2016年,時任策展人郭敏容認為,對觀眾來說,在三個禮拜的期間,要在許多影片間做選擇,對應於其他單元、影片,相對龐大的「主題城市」很難在影展期間被吸收。「一個以城市為名的影展,要強調的是影展,而不是城市。強調影展的城市,是對城市談電影,讓城市看電影。」於此年起,終止了「主題城市」單元的策展。
年份 | 屆次 | 主題城市 |
---|---|---|
2002 | 第4屆 | 巴黎 布拉格 |
2003 | 第5屆 | 京都 墨爾本 |
2004 | 第6屆 | 馬德里 巴塞隆納 |
2005 | 第7屆 | 莫斯科 聖彼得堡 |
2006 | 第8屆 | 多倫多 蒙特婁 |
2007 | 第9屆 | 哥本哈根 |
2008 | 第10屆 | 耶路撒冷 都柏林 |
2009 | 第11屆 | 柏林 |
2010 | 第12屆 | 里約熱內盧 |
2011 | 第13屆 | 倫敦 |
2012 | 第14屆 | 斯德哥爾摩 |
2013 | 第15屆 | 伊斯坦堡 |
2014 | 第16屆 | 華沙 |
2015 | 第17屆 | 里斯本 |
焦點影人
選定特定導演、演員或電影從業人員,以其參與之重要作品組合為一專題單元。
- 1998年,無。
- 1999年,白光
- 2000年,凱薩琳麗克維絲(Katariina Lillqvist)、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羅卓瑤。
- 2002年,李歐卡霍(Leos Carax)、伊利唐卡(Jiri Trnka)、伊利曼佐與齊蒂洛娃(Jiri Menzel & Vera Chytilova)。
- 2003年,無。
- 2004年,無。
- 2005年,亞歷山大蘇古諾夫(Alexander Sokurov)。
- 2006年,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亞倫金(Allan King)。
- 2007年,卡爾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
- 2008年,隆哈維里歐(Ron Havilio)、吉拉阿瑪戈(Gila Almagor)、賈克諾勒(Jacques Nolot)。
- 2009年,賽吉德沃茲佛(Sergey DVORTSEVOY)、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
- 2010年,海克特巴班克(Hector Babenco)、蘇珊娜阿瑪拉(Suzana Amaral)、阮玲玉、田中絹代。
- 2011年,麥可鮑威爾(Michael Powell)、瀬瀬敬久。
- ※ 本屆另有鄧光榮紀念專題單元。
- ※ 本屆另有柏格曼對望專題。
- 2013年,陳可辛、皮耶艾特克斯(Pierre Étaix)、雅辛烏絲達奧古(Yesim Ustaoglu)、杉野希妃、王兵。
- 2014年,德尼柯特(Denis Côté)、沃伊切赫·斯馬喬夫斯基(Wojciech Smarzowski)。
- 2015年,卡文(Khavn)、佩德羅科斯塔(Pedro Costa)、朱奧佩德洛羅德利蓋斯 & 朱奧胡格拉達瑪塔(João Pedro Rodrigues & João Rui Guerra da Mata)。
- 2016年,濱口竜介、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éaud)、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大衛鮑伊(David Bowie)。
- 2017年,林強、尤里安卡拉尼(Yuri ANCARANI)。
- 2018年,F. J. 歐桑(F. J. Ossang)。
- 2019年,利查泰米提古(Lee CHATAMETIKOOL)、嘎林努戈羅和(Garin NUGROHO)、安妮華達(Agnès Varda)
- 2020年,大林宣彥
參考資料
- 2009台北電影節總觀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放映週報.2013-07-05
-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aipei-film-festival-2020/136777.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 林映妤. . ETtoday. 2015-12-19.
- 小野. . 商業週刊. 2020-07-28.
- 以「代言人」名義
- 以「閃亮之星」名義
- 李志展. . 蘋果日報. 2010-05-23.
-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 女性導演及女性題材表現亮眼.2016 台北電影節.2016-05-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楊皓鈞、王玉燕. . 放映週報.
- 鄭嘉華.王怡之. . 台灣電影網.
- . 2013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 洪健倫. . 放映週報.
- . 2016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參考文獻
- 書籍
- 黃寤蘭 主編,1999,《當代中國電影:一九九八》。台北:時報文化。
- 台北市政府、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策劃,2000,《築夢者的世紀末光影:1999年度電影觀察》。台北:遠流出版。
- 台北市政府、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策劃,2001,《2000台北電影文化地圖》。台北:遠流出版。
- 論文
-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志桓,2012,《台灣的電影節之守門機制研究-以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汝華,2012,《城市影展的品牌建立策略-以台北電影節與高雄電影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部連結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台北電影節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