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张辽、李典、乐进逍遥津一战

张辽、李典、乐进逍遥津一战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魏、吴两军在合肥进行了一场激战,曹操对这次战役的人事安排充分体现了他知人善用的能力。曹操在西征张鲁前就写好一封信交给合肥守军薛梯,信上注明:等吴军来攻再拆开。曹操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大家谁也不知道。等曹操走远了,孙权果然亲率大军来攻,危机中大家拆开信,只见信上寥寥数语:“若孙权至,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第一个明白曹操意图的是张辽,他说:曹公的意思是,他远征在外,如果等他回来救,我们早就被敌人打败了,所以我们要在敌人站稳脚跟之前进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才能胜利。是胜是败,在次一战。

张辽这个人,“少为郡史,武力过人,”张辽率众归降了曹操后曾不避大险只身到敌营威劝昌郗投降成功,又在败袁绍、攻袁谭、征柳城等大战中屡建功勋,并多次得到曹操的赏识。曹操把张辽放在合肥的目的就是要他组织和协调守军的核心作用。张辽果然不负曹操所望。

但另我们奇怪的是,曹操为什么不让李典守城,乐进出战?

看过三国的我们都知道,乐进是个性情如烈火的武将。曹操称他“每临功战,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摧,自援炮鼓,手不知倦。”为此特封他个雅号叫“冲折将军。”

而李典的性格与乐进不大为同,“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但他好象与张辽不和)李典年仅35岁就死了,但却得到了长者的美誉,不难看出他是个爱学习,有修养,顾全大局的人。按常理叫李典守城,乐进出战更加适合。曹操偏偏倒用二人,这不令人费解吗?细细分析一下,这正是曹操用人的超长表现。

在曹操看来,大敌当前,张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是没问题的,李典有“素不与诸将争功”的品格,如见张辽以大局为重,配合张辽也没有问题。有了这二人的团结和统一,就不愁把乐进带起来了。如果让乐进出战,很难保证不与张辽争功斗气,如果二人发生争吵李典很难协调,那样三人就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这里还隐藏着一层意思:明明应该乐进出战而令其守城,又说乐进“将军”其实是说你乐进如果争着出战,那么三个人的凝聚力会更大,这才是曹操希望的第一方案:如果说乐进不明白这个意思。老老实实的守护,也是不错的第二方案

曹操的一封密信,为三人的团结对敌设了一个“双重保险”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做到万无一失。正如曹操所料,张辽见信,率先表态,慷慨激昂的表示决一死战,紧接着附和的就是李典。《三国志·李典传》是这样写李典的:“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三国演义》描绘此战更为神奇:“这一阵杀的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夜不敢蹄”

如果说,团结就是力量,那么人和就是战斗力。这件事也充分的体现了曹操“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的用人之所长。曹操果然是“超世之杰。”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