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位伟大军事家毛泽东,朱德,粟裕对诸葛亮军事能力和用人的评价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宛如神仙,连鲁迅都说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只要看过正史的人知道,演义里的那些所谓胜仗99%都不是诸葛亮自己打的,什么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取蜀,八阵图退陆逊。。。等等,全部都是假的,或者移花接木把别人的功劳强按到诸葛亮头上去的。诸葛亮管管内政粮草还可以,在军事和用人方面其实真的没什么可取之处。正史上只有五次伐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六出祁山)是他自己策划并指挥的,也都基本以失败告终,无功而返。

看看诸葛亮的崇拜者是怎么美化诸葛亮的:诸葛亮是伟大的军事家,他五次北伐魏国没有打过败仗,每次的撤退只能算平手不是败仗,而且历代很多军事家如李靖和唐太宗都很推崇诸葛亮,判断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家应以军事家的评价为准。

实际情况:先看战绩,再看当代三位伟大军事家毛泽东,朱德,粟裕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这三位伟大军事家对诸葛亮军事才能评价都很低,而其中朱德不但否定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用人眼光,甚至还认为诸葛亮妒贤嫉能,心胸狭窄。

先看战绩,只要看过正史三国志的都知道诸葛亮那五次北伐攻打魏国是怎么回事,基本上每次都是劳民伤财而去,一无所获而返,一些小的打击对魏国也根本是不痛不痒。至于亮迷吹嘘的“打不下撤退==平手”说,我想问,孙权也跟诸葛亮一样,多次攻打魏国收获甚微,但损失也都不大,基本上都以撤退为主,并且也有”拔皖城,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的功绩,何以蜀迷一提起孙权就说他是军事垃圾,说他北伐全部是败仗,却把同样战绩平平的诸葛亮吹得象军事奇才?研究历史偏心到这种程度,不觉得可笑??

再看亮迷所谓的”李靖和唐太宗都很推崇诸葛亮“,这番言论其实是来自”唐李问对“,文里记载唐太宗和李靖谈论军事,提到多个军事人物,有几次问到诸葛亮,被亮迷吹嘘成唐李很推崇诸葛亮,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人阮逸的依托之作。如陈师道的《后山谈丛》、何薳的《春渚纪闻》认为此书是阮逸所著。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则认为此书是阮逸拟作和假托。后人因《唐李问对》一书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太平御览》、《武经总要》等书没有引用该书,其内容文字又浅陋不文,也都认为此书是赝作,成书于北宋中叶。由此可见,说唐太宗和李靖推崇诸葛亮,纯属YY,而亮迷中历史水平高的不少,明知道该书是伪作,却仍常常拿着这些当宝贝到处吹嘘糊弄对历史不够精通的人,实在让人无言。

那么真正的军事家对诸葛亮的军事水平是如何评价的呢?来看看我们当代伟大的三位军事家毛泽东,朱德,粟裕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这三位伟大的军事家都对诸葛亮军事才能和用人水平评价很低,而朱德更是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用人眼光评价得一无是处,甚至认为是诸葛亮忌才,妒贤嫉能才导致蜀国缺乏人才而最终灭亡。

毛泽东:毛泽东认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