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秋收起义”出名的原因在于这三个“第一”?分别是哪三个第一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起义,这就是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创造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的数个第一,成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开端、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起义,这就是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创造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的数个第一,成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开端、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的指示精神,起义部队仍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打出的也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9月初,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把位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的革命武装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同时,起义部队使用了一面自己设计的旗帜。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它的设计者是时任第一师师部参谋、曾经留法勤工俭学的何长工,以及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

因为没有现成的样子,三人经过反复研究,模仿苏联红军的式样,设计出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有交叉的黑色镰刀、斧头,象征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缝有白布条,上面用繁体字竖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

许多年后,何长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负责设计并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鲜艳的红旗中间一枚大五角星,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图案,紧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十分威武、漂亮。”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后,兴奋地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十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官兵在军旗的引导下,奋勇前进的雄姿。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第一次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9月9日,长沙的铁路工人开始分头破坏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段的铁路,秋收起义就此爆发。

参加起义的部队共编为3个团,目标是夺取长沙。但由于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已走向低潮,反动军事力量在各处都大大超过革命力量,而起义部队主力只有5000余人,且分散使用,各自为战,行动并不统一,因此夺取敌人重兵驻守的中心城市长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很快,起义部队就遭受严重挫折,锐减至1500余人。危急关头,毛泽东命令部队撤出战斗,退到浏阳东乡文家市集结。

19日晚,前敌委员会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沿罗霄山脉南移,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29日,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建制上虽然还有两个团,但人员已不足千人。由于当时部队基层尚未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党对基层部队的控制力不强。同时受旧军队雇佣思想和军阀主义作风的影响,使官兵关系遭到损害,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和斗争环境艰苦,部队减员严重,士气低落,纪律松弛,内部出现了混乱和动摇,就连一些指挥员也感到不知所措。

失败的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逃跑的人越来越多。赖毅回忆:“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毛泽东说: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想走的可以,你报个名,打个招呼,把枪留下,给你发路费,今后好见面。以后你要再革命,再跟上队伍,但你要记住,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为了适应革命斗争需要,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改编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缩编建制,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克服错误思想倾向,资遣不愿留队的人员。二是健全共产党组织,设立党代表。由原来在团以上单位建立党组织改为在班、排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实行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的制度,规定凡属重要问题都要经营、团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从组织领导体制上确立并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是实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官兵关系。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经济公开,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在团、营、连各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管理,以保证士兵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参加会议的罗荣桓曾回忆:“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三湾改编首次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是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开端,同时实行民主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初步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后来在写给中央的信中称:“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入党誓词中第一次加入“永不叛党”

三湾改编后,起义部队尽管人数有所减少,但组织更加精干,思想政治工作也加强了,官兵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0月15日,在湖南酃县水口街叶家祠堂的阁楼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秋收起义部队组建以来的第一次新党员入党仪式,并给陈士榘、赖毅、刘炎、李恒、欧阳健和鄢辉6名新党员逐条讲解入党誓词:“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入党誓词中第一次加入了“永不叛党”四个字,这是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已不再是一次普通的入党仪式,而是在播撒理想信念的火种。

陈士榘曾回忆:“在酃县水口,根据毛泽东的要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入党的指示,我和一些骨干分子也加入了党组织。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入党仪式,带领党员宣誓,并讲了党课。这是我在革命生涯中的巨大转变,也使我从此有了新的政治生命,当时我心情十分激动。坚决革命,服从组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成为我终身的奋斗目标。”

水口入党仪式结束后,毛泽东要求各连党代表都要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并照这个样子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22日,部队进驻遂川县大汾。当晚,特务连举行了第一次入党宣誓仪式。时任特务连副连长的张宗逊回忆道:“屋里的气氛很庄严,桌子上点了一盏小煤油灯,光线虽然不很亮,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墙上挂着一面党旗,这是一小块红布,上面临时写上‘CCP’三个大英文字母。毛委员亲自主持入党仪式,他先向大家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义。”随后,党员们都站起身来,面对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随着毛泽东逐句诵读誓词。

水口、大汾发展的新党员,是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批士兵党员。正是有了这批党员,“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才开始落到实处。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