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徐州会战中的空城计:李宗仁巧计避免了全军覆没

  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一次歼敌万余人,加之淮河、鲁南中国军队一系列智勇双全的阻击,令日寇南北夹攻徐州的计划不断受挫。1938年4月,日寇几乎投入了华北、华东的大半个“家底”包围徐州。我们连续两周介绍的“徐州会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此时日寇的目的已不只是徐州城,此次行动的背后还有惊人计划:消灭集中在此的60万中国军队,打开进犯中原腹地的通道。

我兵力一倍于敌,但不得不弃城

1938年4月中旬开始,日寇从平、津、晋、绥、苏、皖各个战场抽调约了30万军队,并配以各种重武器,对徐州进行大包围,目标是徐州城,以及集结在徐州附近的60万中国军队。

日军的包围主要从3个方向而来,第一股是上一期我们介绍的被挡在淮河南岸的日军,在5月上旬再次向西绕到蚌埠,渡过淮河,北上宿州;第二股是5月中旬,山东西部的日军自金乡、鱼台西北方面向徐州推进;第三股是在连云港登陆的日军从东北方面向徐州进逼。

津浦铁路枢纽、苏豫鲁三省交汇的徐州,已经是大兵压境。5月14日,日机54架从上午6时起数番轰炸徐州市区,到下午6时,投掷炸弹280余枚,死伤市民700余人。5月17日,日机34架,又轮番轰炸徐州。

《孙子兵法》说,当兵力十倍于对手时才可以实施围困。徐州战场,日寇兵员数量仅我军一半,但仍敢分兵包围。与日寇几番交手下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的决策者们也深知,兵数不等于兵力。为保存有生力量,在日寇包围圈尚未完成之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于5月15日决定放弃徐州,战略转移。

李宗仁巧奔妙逃,数次脱险

李宗仁把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分为6路,其中5路分头突围,留下的一路为刘汝明的第68军,在继续徐州作战,掩护大部队撤退。

其中李宗仁所在的长官司令部及廖磊集团军从徐州出发,沿津浦路南下,至宿县折向西南。

整个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都是坐镇指挥的统帅,而在突围过程中,这位第五战区最高长官也频频遇险。在茫茫的苏北大平原上,李宗仁所在的是一支千余人的小部队。由于目标很小,日军如果没有确切的情报,是很难发现的。但长官部途中在一处村落休息时,曾被日军侦察机发现,李宗仁察觉不妙,立即决定转移,使日军随后的空袭完全扑空。最危险的一次是与一支日军骑兵擦肩而过。

19日李宗仁到达涡河北岸后,遇到第7军派来的接应部队,最终安全地进入第21集团军的防地。李宗仁、白崇禧在组织撤退时一连数日夜不曾合眼。据白崇禧儿子、著名作家白先勇回忆,他父亲曾告诉过他,在徐州突围时就因劳累过度,行军途中在马背上打瞌睡时就不时栽下马来。

“活关公”掩护阻敌大唱“空城计”

在徐州突围期间,抗日名将、有“活关公”之称的张自忠,受命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

1938年5月16日张自忠所部在郝寨一带遭遇自黄口东进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一部,与之激战。自此与日寇大战三天,直到5月19日早晨,张自忠部才奉命撤出战场,向安徽方向转移。

而当时李宗仁兵分六路中剩下的一路——刘汝明的68军继续留在徐州作战。刘汝明明知自己兵力有限,却一反常规,放弃保守龟缩,主动出击,在萧县一带,伏击日军第9师团,使日军造成重大伤亡。这一行动使日军误认为中国守军在徐州还有相当之战力,一时不敢冒进,反而放慢了脚步。

日寇此时也中了“空城计”。刘汝明一方面向日军暗示自己还有不少兵,要死守徐州,一方面等待主力部队撤出包围圈。等到各路大军撤尽,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才撤出徐州城,安全转移。徐州随后沦陷。

至此,历时5个月的徐州会战宣告结束。李宗仁没抓到,刚刚还在阵地前的张自忠、刘汝明也不见了踪影,除了一座空城,日寇几乎没有任何收获。

几个月后……

从徐州战场撤下来的有生力量,与日寇在华中继续展开大战,史称“武汉会战”,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战争的天平开始向我方倾斜。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