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漠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都曾建立过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一山不容二虎,相互攻伐、相互征服也就成了两者之间最常见的情况。
图一、春秋时期北方形势图
漠北与东北的恩怨始于匈奴与东胡。两千多年前,东胡兴起于东北,到几百年后的春秋战国,东胡人像西渗透到漠北蒙古高原。
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兴起于蒙古高原。冒顿单于即位前,匈奴整体实力不如东胡。冒顿即位后,用骄兵之计麻痹东胡王,随即大破东胡、称雄漠北。东胡惨败后,政权开始瓦解。
图二、秦朝时期北方形势图
退回东北后,东胡残部逐渐分裂成乌桓与鲜卑两个集团,东胡这个名词则逐渐从历史上消失。在匈奴强盛的时间里,鲜卑在慢慢积攒实力、等待机会,乌桓则在匈奴与汉朝之间左右逢源。
汉和帝时期,在汉朝的打击下,北匈奴退出漠北,向西迁徙。鲜卑顺势攻入漠北,吞并北匈奴残部,成为漠北新的霸主。
图三、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形势图
西晋末年,利用拓拨鲜卑与慕容鲜卑先后入主中原的机会,同属东胡系统的柔然乘机称雄漠北。东北的高句丽则从慕容鲜卑手中夺取辽东,建立东北历史上第一个影响深远的渔猎政权。
公元六世纪中期,突厥崛起于的阿尔泰山。在很短时间里,突厥就打垮柔然,征服漠北、扩张到东北,并迫使北周、北齐、高句丽称臣纳贡。
图四、北周、北齐时北方形势图
公元七世纪,大唐帝国先后攻灭东突厥和高句丽,将漠北和东北纳入自身版图。
公元七世纪末,大祚荣摆脱大唐帝国控制,建立起东北历史上第二个渔猎政权-渤海。同时期,后突厥和回纥相继崛起,在漠北地区重新建立独立的游牧政权。
回纥与渤海兴起的同时,契丹作为一个独立民族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图五、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形势图
五代时期,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立国,随后东征攻灭渤海,完全统一东北。
图六、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形势图
唐朝后期,回鹘汗国崩溃,漠北地区重新陷入混战。契丹兴起后,借机渗透漠北,打断了漠北地区的整合。澶渊之盟后,契丹腾出手来,完全控制了漠北。
图七 北宋时期北方形势图
金朝建立后,放弃了苦寒的漠北,全力经营中原,漠北诸部获得喘息机会。
金朝中期,利用镇压契丹人起义的机会,漠北诸部获得了大量兵器,掠夺了大量人口,极大增强了自身实力。
为减轻威胁,金朝对漠北诸部实行“减丁”政策。这个政策效果不怎么样,却加深了漠北诸部对金朝的仇恨。
图八 南宋时期北方形势图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在野狐狸一战中,蒙古军队歼灭金国主力,奠定了蒙古对金朝的优势。二十多年后,蒙古攻灭金国、完全征服东北地区。
忽必烈即位后,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进行管辖。
图九、大元帝国形势图
大明帝国兴起后,控制了整个东北,并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至于蒙古,经过大明帝国的多次打击,逐渐分裂成一个个小部落。
在大明帝国的压制下,东北地区与漠北地区暂时相安无事。
图十、大明帝国形势图
明末,后金兴起于东北。皇太极在位时期,后金征服内蒙古诸部。康熙在位期间,利用准噶尔东侵的机会,控制了外蒙古诸部。
为了彻底控制蒙古,满清先是与蒙古贵族大肆通婚。然后,通过引入藏传佛教来消除蒙古人的血性。最后,通过设立盟旗、禁止牧民随意流动来限制蒙古人串联。
三管齐下,满清彻底征服了蒙古。在二百多年时间里,蒙古异常安稳,不仅对满清没有构成威胁,反而成为满清统治的重要基础。
图十一、满清形势图
以满清彻底征服蒙古为标志,东北政权在与漠北政权长达两千多年的争斗中取得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