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是全国解放战争的一个分水岭。
就在这一年,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0余万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中共中央主动从延安撤退。西北解放军分别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的胜利。1947年5月,华东解放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将号称“王牌部队”的国民革命军整编74师全军覆没。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品”字形的主动战略结构,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转变。
本组图片真实反映了那个时期国民党某部士兵的作战状态。兵无士气,将少信心。而在后方中心城市,依然一派歌舞升平、黑暗腐败的政治局面。
图片中,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年轻士兵非常引人注目,看后让人揪心并心碎。
他端坐列车车板中央,他受到了周围老兵的保护和抬举。相机镜头对准他,说明他在那个群体中相对突出、较为稀奇。
枪林弹雨中,小小年纪的孩子是怎么走到战场上去的,他在这个战场上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他是主动自觉走上前线的,还是被强拉硬拽去的,他会不会是其中一名国军士兵的亲戚或儿子?
中情由如何,实在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我所心焦的是,面对转瞬间的生死交割,我们该如何想象和认识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他会洒脱面对,他会慷慨人生?他已心死绝望,他已麻木无知?
这个孩子的最后结果不得而知。阵亡于战场?被俘、投降?衷心希望它能完整地存活下来。从那时到现在六十七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现在的老大爷,他应该不会超过80岁。
他在哪里???
六十八年前,鬼使神差他是我们的敌人。而今,只要他尚存人世,他必定是我们的朋友。他的人生携刻着一段历史,他的人生将警醒我们一定要避免兵戎相见、自相残杀。(郝吉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