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领袖斯大林曾把中国1948年的一场战役称为是军事奇迹,他认为这场战役,可以和二战时期欧洲的任何一场战役相媲美。
斯大林认为的这场战役,就是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多达140万人。这场战役中,国军伤亡17万人,被俘32万人,共军伤亡14万人,此战役也被成为蒋介石的滑铁卢战役。
战后毛主席表示,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大功。
淮海战役共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间突破,歼灭黄百韬兵团,切断徐蚌线。粟裕负责歼灭黄百韬兵团。刘伯承负责远调张淦、黄维兵团,一个引向大洪山,一个引向伏牛山,使其不能参与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刘伯承率领中野主力顺利占领宿县,把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
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刘伯承负责歼灭黄维兵团的战役指挥,粟裕负责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合围。一个承前,一个启后。
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集团。首先为配合平津战役,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部署,暂停对孤立无援、陷入绝境的杜聿明集团的军事攻击,进行战场休整和政治攻势。成批的国民党军士兵向解放军投诚,20天内即达1.4万余人。当华北战场上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后,华东野战军于1949年1月6日,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至10日将其全歼,生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化装逃脱。至此,淮海战役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粟裕曾说,解放战争中我曾有过三次紧张,其中最紧张的一次,就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
为什么是第二阶段?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狠角色,黄维。当年刘邓挺进大别山,让刘邓元气大伤的,就是黄维军团。
长时期来,人们在论述粟裕对淮海战役的贡献时,往往只提及他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的辉煌建树,而对他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的突出作用或者忽略不论。
但其实粟裕在第二阶段也有重大贡献。
在中央提出下一步先“歼灭李延年兵团”和刘、陈、邓提出同时“歼击黄维、李延年”的设想后,粟裕等华野领导人向中央军委提出“首先求得彻底歼灭黄维兵团为主”的建议,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最明智的。
所以,淮海战役,粟裕这个第一大功受之无愧。